教宗在这个机会上发表了一篇讲话,强调基督徒不可对受苦的人抱持与己无关的缄默态度,却应心生怜悯,慈悲对待他们。教宗的默想以耶稣的我渴为中心思想。
同时,我要求我们城市和我们团体内的穷人不失去那烙印在他们生命中福音的贫穷精神。
面对恶魔般的教难浪潮,109位克拉雷特会士以爱德和宽恕的心怀作出回应。他们为那些企图消灭基督信仰的人祈祷,大声高呼:‘我们不害怕’。
今天礼仪的福音(若6:41-51)给我们讲到耶稣肯定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时,犹太人的回应。他们反感了。他们之间窃窃私语说:“他不是耶稣,若瑟的儿子吗?我们不是认识他父亲和母亲的啊?
而且这个聋哑人也生活在另一种疏远中;他远离天主,也与人远离,因为他没有沟通能力,聋子听不到他人所说的,哑巴不能与他人讲话。
教宗写道,当在灵性的悔改上未有清晰和具决定性的目标,以及在回应受害人和行使牧职上没有受福音所启发的方法前,「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有可能冒着被自以为是、自我保护和着意防卫所污染的风险,并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
因此,除了天主的召叫与个人的回应外,还有另一个构成圣召的因素,尤其是牧职的圣召,就是教会的公开召叫,举凡由天主所召叫的,也就是由教会合法的长上所召叫。因此,就圣召的抉择而论,教会的辨别是决定性的。
教宗手谕写说:很遗憾,在我们的时代,在一个不断全球化的社会中,和平受到各种因素的威胁,其中包括不恰当使用市场和经济以及恐怖主义可怕和具摧毁力的持续暴力行动两个因素,后者并造成死亡、痛苦、仇恨和社会不稳定
受基督信仰启发的媒体,无论其规模大小,都是在回应在教会内服务的圣召。教宗说:任何人都不应该觉得自己相比其他大人物而言,太过渺小。我们这些在天主面前的卑微者,本着基督徒的谦逊,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我们不幸看到,许多企业家和被辞退的劳动者以自杀作出回应。托索主教在研讨会上发表讲话,谈了3个要点。他说,首先全球化开动一个进程,使贫穷国家的平均收入向富裕国家靠拢,但同时加深了世界各地人民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