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玲教友带领学员操练祈祷及内心的赞美;赵红生老师从讲道的意义、方法、种类及技巧等方面,向学员传授讲道方法;岳神父主要讲解中国文化中的基督,他用孔孟之道结合教会圣经向学员们讲解:信仰是天主慈爱的呼唤和人的谦逊回应
在场参礼的信友们也对教宗的呼吁作出回应,祈求天主的仁慈。中文的祷词是:上主,祢缓于发怒,富于仁爱,求祢使他们成为祢怜悯的工具以及祢宽恕的慷慨分发者。
菲奥里托神父是位「优秀的导师,让学生认识许多出色的作者」,他对作品的诠释能「回应当下的不安、深层的躁动,激发有创意的新对策」。
有一位神父说得好,圣召不仅是召唤,也是我们的回应的能力———认识自己身份的能力、福传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这样个人与天主的配合,才能够保有这份圣召。到今天还有人说,看!
事实上,这次的讲习班就是对上次研讨会的一个继续跟进,也是当时一些朋友建议能否在周一至周五之间为神父们举办一个活动的回应。我们希望能为那些上次没有机会参与的神父们提供一个交流分享和更新学习的机会。
而第二部分很荣幸由延安教区杨晓亭主教为我们带领,杨主教以受多元化信息的影响的情况之下我们《如何实践我们的计划与目标》为题展开我们如何选择对信仰的回应以及如何回应上主对我们每个人的呼召,主教从生活中活生生的点
教宗然后谈到守斋,他说:守斋意思是选择度有节制的生活,不浪费,不丢弃。守斋有助于磨练我们的心志,使它归向本质和共享。
弥撒讲道时,教宗多次邀请信徒任凭个人的不安所推动去认识基督;任凭他人求助的不安所推动,从而对爱作出回应。
教宗在这个机会上发表了一篇讲话,强调基督徒不可对受苦的人抱持与己无关的缄默态度,却应心生怜悯,慈悲对待他们。教宗的默想以耶稣的我渴为中心思想。
同时,我要求我们城市和我们团体内的穷人不失去那烙印在他们生命中福音的贫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