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所谓的老教友,一提起四旬期,或者旧说法封斋期,就会自然而然地与守斋、补赎、克苦等联系起来。好像进入了艰苦的岁月,不许干这个,不许做那个等等。
她对一个发生在教友身上的行为给予了毫不留情的谴责:刚拜苦路参与了弥撒出来,就要召集人来赌博,这像什么样子?
印度德兰修女,也是我们每一个基督徒值得仿效的楷模,以世俗的目光看,她简直一无所有,贫到家,苦到家,但她怀大爱、做小事的超凡精神却震撼全球,永为世人所赞许,为基督徒的成功学作了最完美的诠释与见证。
他首先给同学们介绍了西安南堂的发展简史,介绍了圣堂内各种建筑设施的宗教意义,当老师讲到为救赎世人而甘愿被钉十字架、无私无畏奉献自己宝贵生命的耶稣基督时,同学们都不约而同举起手中的相机对着苦像拍摄,这位两千多年来在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伟大人物
进德公益愿意偕同大家以祈祷、斋戒、克苦的精神回应基督的爱,以行动献上自己的爱心,尽绵薄之力帮助更多贫困及遭遇不幸的弟兄姐妹。因为天主为我们做了好施仁惠的榜样。
但为何南丁格尔放弃享受,反而自找苦受,去服侍脏污累人的病人呢?这还要请南丁格尔自己来回答。她在1850年的日记中写道:我今年刚好30岁,正和耶稣开始出来传教、奉行他的使命那一年的年纪相同。
喜欢劳动的王神父说:这些大学生大多是书呆子,又是独生子女,没有经历过甚么,哪里知道生活在该地区的农民有多苦多累。他们在事后还分享说:‘该地区太荒凉了,不是人生存的地方。
我们能否从苦毒、怀疑、自怜及怨恨中得到释放?我们能不能面对真实、开放胸襟?二、关于工作方面我们是否利用我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热衷于最重要的事务?
与谢诗祥在香港亚青相遇的张育群则表示,初识时谢诗祥刚入耶稣会,难忘他提及圣召火热的眼神,当时心中常会出现‘读书苦、读书累,快来加入耶稣会’的slogan,这位集智慧、包容、勇敢、
祈求天主减轻他们的炼苦,赐他们早升天国!第七天:为已亡恩人好友如今天主的手责罚我、压服我,我痛苦难忍,无人可怜。你是我的好友,至少你该可怜我,为我求主救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