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进德公益的一员,我自然责无旁贷地加入了赈灾的行列。
经此一问,学生才想起在《玛窦福音》5:22的一段经文中,对弟兄的侮辱和蔑视受到主的严厉谴责,于是意识到自己被恶神“诱惑”了。
谈及新真福的形象,阿玛托枢机向梵蒂冈电台说:弗拉维雅诺·米歇勒·梅尔基1858年生於土耳其境内卡拉特玛拉的一个叙利亚东正教家庭。
那时院长给他们说:福音有云:若有人掌击你的右颊,你把另一面也转给他(玛5:39)。他们答说:我们办不到。圣人说:假使你不能把另一面转给他,至少你要对方打你的右颊。他们又答复说:这样我们也办不到。
世界主教会议使用在井边提着空罐的撒玛黎雅妇人圣经图像﹐我们这时代的空罐是什么呢? 答:主教会议中对这方面有许多讨论。我特别想到发生在青年世代中﹐许多人被酒精、毒品、失望掳获﹐成了牺牲品。
(玛6:26)它们依赖天主的照顾生活着,所以无忧无虑。但我们要靠自己,所以忧虑不断。它们没有那么多欲望,不需要买车,也无需买房,娶媳妇也不用花钱。一身衣裳穿一辈子,出门还不用坐车,会飞,多好。
神父的分享不是没有道理,这让我联想到耶稣初次相遇井边的撒玛黎雅妇人,点中窍穴的也是一句话:去!把你的丈夫叫来!是啊!对撒玛黎雅妇人来说,这句话背后准确无误地也是直截了当地指向了她心中隐藏的无花果树。
天主计算你做皇帝今天是末了的一天,天主称量了你的品行不够分量,天主要把你的国土分给玛得、波斯两个国王。果然,就在这天夜里,贝耳沙匝就被敌人杀死了。
我们应谨记耶稣的那句话:‘谁接纳你们,就是接纳我;谁接纳我,就是接纳那派遣我来的’(玛十40)。教宗强调,耶稣谈论接待,祂更身体力行。
其次,应感受到耶稣的实际临在;祂继续不断地与我们同行,如同陪伴厄玛乌的门徒那样,分担我们的使命,使我们在沮丧的时刻感到安慰。在与厄玛乌的门徒同行时,耶稣没有判断他们,没有竪起围墙,却敞开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