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罗隐写道: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最让我难忘的是,我从上海佘山修院毕业后,一九九四年八月在陕北毛团圣神父时,家里去了许多人,姑妈也去了。
故耶稣说:“由于你们缺少信德;我实在告诉你们:假如你们有像芥子那么大的信德,你们向这座山说:从这边移到那边去!它必会移过去的;为你们没有不可能的事。”
第一个圣诞节的光就像在黑夜里点燃的火,山洞里的真光在四周黑暗之下闪耀,普照每个人(若1,9)。虽然如此,一切都按照天主在救恩史中的作为风格,在简朴和隐秘中铺展。
他因着那食物的力量走了四十昼夜,到达了天主的山——曷勒布。我们的人生也好像在旷野中行路,我们有圣体作饮食便不会因身体的软弱而失足陷入罪恶之中。
于是,他下了山,凭着自己一身的力气,在她娘家的村子里,打了两眼土窑洞,定居下来。他们结婚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只有两床新棉被(该地产棉花)和一口铁锅。很快,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是一个可爱的女儿。
教宗在今年的圣诞节文告中指出:“当耶稣诞生在白冷的山洞里的时候,一道“浩大的光芒”出现在大地;一个巨大的希望进入了所有期待它的人心中:圣诞节这天的礼仪高唱“浩光”。
好多人对死亡有种种迷惑,对死亡有好多猜测、揣摩和形容:死亡也像一座沉默的高山,生时所有的欢乐痛苦和哭笑喧闹都埋在其中,没有人能越过这座山。
信仰的种子,也由他们不远万里,不辞辛苦,跋涉千山万水,在湖北鄂西南的土苗山寨里播下,进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通过数代人的传承,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信仰。
一位满怀喜乐的姊妹说感谢“信德”给我们提供这次学习,朝圣的机会,感谢各位神父,老师们付出的辛苦劳动,给我们拍下了美好的一瞬间,留作永久的回忆!让我们彼此代祷,共同奔向我们向往的天上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