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性共同的大公对话中,我们知道重新发现在信仰问题上的共同根基,共同基础,我们知道肯定这些观点不再是各教会分裂的理由。
这些事件都是发生在晚餐之后,也正好是我读经的此时此刻,这使我陷入深深的遐想中……从晚餐后到睡前是人们一天中最闲暇的时间,人们放下一天的劳累,娱乐休息。
教会历史上曾发生过这样的事。默观包括理智、心灵、下跪和祈祷,满足这一切条件才能理解奥迹。 教宗继续谈到第二个有助于我们理解奥迹的关键词临近,他说:耶稣为我们成了罪,拯救我们。
有个教堂举办百年庆典,各处发请柬,最终结余1万多。他们高兴地说,虽然操点心受点累,不吃亏。这样的心理在其他堂口也可能会有。教会借助教堂百年庆典而光荣天主,无可厚非,借机为自己堂口敛财的想法就不好了。
人和人总是有矛盾的,我有时也会和同事发生摩擦,其间发生过很多事,有误会,有攻击,想不开时就读圣经,用心默思天主的话语,训道篇、箴言等都是我喜欢读的篇章。
后者则易于建立理解的桥梁,哪怕发生过口角和争吵,但它的前提条件是寻求和实践谦卑。教宗当天的弥撒讲道,延续了前一天的讲道思想。弥撒读经和教宗讲道的中心,依然是撒乌耳王与达味之间的冲突。
但是,当罗明坚与利玛窦从外地回到肇庆时,发现在祭坛中央壁上,悬挂着两个字“天主”。以后,“天主”这两个字就被采用与“上帝”或“天”等名称并行。
最近,发生在我身边的两件事,使我对如何福传有了新的认识。第一件事,是今年6月19日晚弥撒后,堂里有位姊妹找到我,让我在7月2日中午帮忙主持一场婚礼。
虽然已经隔了这么多年,她曾经给我上的堂宽恕他人的课还像是昨天刚刚发生过的一样,我只希望有一天能把它传授给其他什么人。 那件事发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
更何况随着日子一点点的过去,我的容颜也在发生着难以遏止的变化,我的体力、我的精力都在告诉我,明天对我意味着什么。所以,我也没有资本去相信明天的自己会比今天的好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