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而讲到:人生如过客,就像一个课程,上完课我们都要下课,都要回家,回到天父的家。信仰告诉我们,死亡只是生命的改变,并非毁灭,让我们怀着信德和希望,共同为亡者祈祷。
撒杜塞人不相信复活、灵魂与来世,耶稣告诉我们不能用现世的观点与来世相比较。我们信仰的终极目标不属于这个世界,而属于天国。
(梵蒂冈新闻网)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的天主教会和信义会代表在一份联合声明中重申,寻求庇护是“人的权利”,欧盟有“法律承诺和道德义务”帮助那些试图逃离压迫和迫害的人。
帕罗林枢机称本笃十六世教宗为“牧者和信仰导师”,“对话的光明与勇敢的榜样”,说他的教导显示出他深知“世界的文化和精神情况,以及各民族间、人与受造物间的紧张关系”。
“人是为了礼仪,因为人是为了天主,但礼仪若缺乏人与天主的相遇,就是脱离正道。”教宗举例说,这种脱离正道是指“礼仪成了礼规的奴隶,不促进与天主的结合”。
在教友的帮助下,我很快在19日动手术了,使我经历了一次痛苦及痛苦后的复活。感谢天主,给我这次机会学习放下,学习接受别人的服务。也许因为我是神父,常常以领导的姿态服务教会,服务广大的教友。
摄影:崔瑞英耶稣基督之所以要降世为人,就是为了借着他自己的苦难圣死,将往古来今普世万代人灵从丧亡的危险中救出,使我们“欣然感谢那使我们有资格,在光明中分享圣徒福分的天父,因为是他由黑暗的权势下救出了我们
侯主教的一生是拼搏奋斗、荣主益人的一生。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基督的善牧是如何牧放主交给他的羊群的。带着妹妹赴京就读侯进德原名侯大海,圣名若瑟,进德之名是其修道时自己改的,取意日进于德。
……」总而言之,对天主的信德应实践在对人的爱德与共融上。 牧函对信德的诠释,正是呼应了那被称为「信德的奥迹」的感恩(圣体)圣事的核心意义与精神。
或是注重消极防范,因担心宗教消极因素的扩大而对宗教捆得过死,其结果有可能使宗教的消极因素越防越大;或是注重正面引导,通过主动工作,放大宗教的积极因素,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就有可能引导、化解和抑制宗教的消极因素,使积极因素越放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