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宰相通情达理是非分明,不为亲情所动,觉得自家理屈,不能无缘无故向邻家提出不合理要求,接着便以透视人生的豪迈高尚写诗一首回绝,成为贪得无厌无事生非者的明镜和警钟。
礼仪开始时,新枢机中的第一位要向教宗表达谢意,这次将由世界主教会议秘书长、马耳他的主教格雷奇(MarioGrech)向教宗致词。教宗礼仪处特别阐明,授予新枢机们红色方帽和权戒的礼仪照常在教宗面前举行。
弥撒结束时,在圣伯多禄大殿的青年将向在场的祖父母和年长者献上鲜花和教宗的讯息:“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这也是世界祖父母和年长者日的主题。世界各地的教区和堂区计划以不同方式庆祝世界祖父母和年长者日。
“接纳耶稣、向祂开放的人就会重生;谁拒绝祂,就将自己封闭在黑暗中,自我毁灭”。“在耶稣面前,我们不可不冷不热,‘脚踏两只船’。
教宗阐明,「耶稣期盼我们向希望敞开心胸」,救我们免于焦虑和恐惧。「明日的希望之花在今天的伤痛中盛开」。这份希望在我们今天受伤的历史中运作,一如天主的国那样「遍地开花,有如树木长出嫩叶」。
想到第一个向耶稣传递这个现实的人正是若瑟,我们觉得很甜美。事实上,天主常是透过人类的经验让我们感受到祂的爱。的确,“当以色列尚在童年时,我就爱了他;从在埃及时,我就召他为我的儿子。
宗主教指出,“耶稣用这些话向我们清晰地启示,祂来不是召叫义人的,而是召叫罪人。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而病人需要医生”。
他向天父说:“父啊!天地的主宰!我称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瞒住了智慧和明达的人,而启示给小孩子。”(玛11:25)耶稣正谈论的这些事是什么事?然后,这些事启示给的这些小孩子是谁啊?
圣史路加另外也给我们叙述了基督的生命本身如一次起身向高处的攀登,朝向耶路撒冷,在十字架上献出自己的地方,同样也记载了玛利亚的道路。
教宗方济各10月18日在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的信众如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