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奉献礼对闽东教区而言,是历史上的首次,是一次极其罕见的标志性行动。
孩提时代,教会刚刚开放,随母亲去参与王达三等老神父的弥撒,对我来说已没有什么记忆。
事实上,如果每一名受洗者蒙召在宣讲所获享的信仰的同时见证上主耶稣,那么对度献身生活者而言也就更是如此。因为献身生活和传教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耶稣决定了献身生活在教会内的诞生。
(本段摘自《宝安圣堂画册》)宝安堂的秦彩叶修女说:林会长实心实意地为教堂服务,对教会非常忠诚。很多人都说,没有林国忠,教堂的地方要不过来,更建不起来。而且不管多忙多累,从没有抱怨过一句。
参加葬礼的神父们与老前辈都有过不同的交往,对他一生忠于信仰表达了由衷的敬意,对他晚年效法耶稣,在病床上背负了多年十字架表示钦佩。
通过在基督堂参与他们的讲经、晨更、祷告和探望等活动,对圣经的重视、他们的祈祷方法、他们对传播基督福音的热情、他们组织教友参与教会的管理等,给我很温馨、很清新的感觉,值得我们好好借鉴学习。
我从师大毕业以后,第一个实习的工作是在乡下做老师,对我这个从小到大在城市里长大的人而言,乡下简直是天堂。
今天就是追思已亡瞻礼了,可能有些教友对一些相关的问题有所疑惑。今天我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来给大家讲解一下。甲代表教友,乙代表神父。甲:神父,追思已亡瞻礼有什么意义呢?
宗徒们对他们所期待的默西亚耶稣的信仰,曾因为十字架的愚妄而大受考验。当耶稣被捕,遭判刑和处死的时候,他们都作鸟兽散,如今又重聚在一起,满怀疑惑,不知所措。
然而成人们对这些科技往往感到陌生,要出点力才能明白和欣赏到它们对通讯带来的便利。在今年的传播节文告中,我想到那些所谓数码世代的人,我尤其想和他们谈谈,这些新科技在促进人们谅解和团结上所表现的非凡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