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当地去祈祷。最后,我们有必要去思考“我们的”这一词。只有耶稣才有完全的资格(名分)称呼“我的天父”,因为唯有他是天主的独生子,他同父是一体的。对比之下,我们人应当称呼“我们的天父”。
正如同我们所看到的,耶稣必须通过这些试探而受苦,以至死在十字架上,就是他如何借着十字架开辟了救赎我们的道路。
利玛窦生活的时代,正进入文艺复兴后期、人文主义的最后阶段,教会力图将年轻的耶稣会士训练成他们所处时代的文化生活的前沿人物。
今天我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看到人山人海的信友,正如我在法蒂玛看见人山人海的信友时一样深受感动。当时,大家在圣母玛利亚的教导下,一同为人心灵的归依祈祷。今天,我要再次呼吁大家为这个目的祈祷。
其结果是宗教不自由,迷信非正祀。宗教无法提供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神圣性法则,迷信却造成了私己信仰与社会的对立,最终使社会失去了值得信靠的价值基础。
正如同男女之间的关系,完全是属于个人的范围,为了安全,需要慎重考虑的过程。
每当我们念“我们的天父时”,我们就是在用天主给的话向天主祈祷,正如同圣西彼廉所说的那样。
当以色列民众对天主律法的要求作出群体性的响应时,就发出阿们为他们心中正面的承诺(户五:22;申廿七:15-26)。
非常荣幸,由山西远道而来正在京学习的梁连峰神父也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这次活动,并给教友们讲解了“彼此相爱”的道理!梁神父说:“上主给了我们一条新诫命,就是彼此相亲相爱!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给予比接受更令人愉快,这并不是因为给予是丧失、舍弃,而是因为我们存在的价值正在于给予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