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里有三件耶稣受难的古物深深触动我的心。这三件古物是刻了比拉多这名字的碑文,大司祭盖法的骨罐和一位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受刑人的骨头。新约圣经告诉我们耶稣死在十字架上。
今天是圣枝主日,我们默想耶稣的苦难。在当今社会里,耶稣的苦难和选择的确让人难以接受。现代文化,鼓励人们在自己认为是对的时候以怒火抗议不公。但是,耶稣是义人、却接纳和宽恕了迫害他的人。
教宗解释,耶稣举这个例子并非要“鼓励人不诚实”,而是要鼓励人“精明”,“将聪明和狡猾结合在一起,这样就能够克服困难的情况”。
我是一个小教友,从小就信仰天主教,但是总是不太相信世上真的有耶稣,因为字典上说这是一种迷信,我心里很矛盾,但是,自从发生了那件事以后,我完全纠正了我的错误观念……那是在去年期末考试以后,学校宣布放假3天
教宗强调,“福音的初传”在世界许多地区就是“度奉献生活的男女以极大的承诺和奉献自己生命的精神”来回应耶稣的邀请,到各大洲向每个人宣讲福音的喜讯。
而那些追随耶稣为了吃饼得饱的人,终会离去。在金银散尽后立即转背奔向更多的利益与浮华。天主的沉默让渴望天主的人和渴望天主的恩赐的人浮出水面。渴望天主的人无论天主用何等形式传达于人,他都会接受。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解释耶稣受难前的祈祷和保禄前往耶路撒冷以前在米肋托的辞别,并提到受迫害和被迫逃亡的人,诸如缅甸的罗兴亚人以及伊拉克的基督徒和雅兹迪人。
因为这些都是耶稣的圣训,所以我们都该引起重视而在生活中实践。
教宗方济各于6月29日圣伯多禄和圣保禄瞻礼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主持隆重弥撒,庆祝节日,他在弥撒讲道中强调了上述思想,同时指出在差异中结合是耶稣指出的道路。
他自己总结了一个规律,就是只要说出《圣经》中的一个人名,那就可以进去了,经过搜肠刮肚的一番冥思苦想之后,他信心十足地向门口走去,果然被负责安保的教友拦住了,问他的圣名是什么,这位朋友毫不含糊地张口就说:我圣名叫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