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引述他的通谕《在希望中得救》:「人性的真正评估,主要是由痛苦和受苦者间的关系而定。一个无法接受受苦成员,无法藉『同情』分担他们的痛苦,并默默予以支持的社会,是一个残酷而不人道的社会。」
在大修院中所施予修生的完整教育,应指向一个目标,即按照耶稣基督乃导师、司祭与牧者的标准,培养他们成为真正的牧人。
在福传的交流中,常听到有人向福传者提出一个问题:“进教了就不死了吗?”显然,提问的人是以此问题来拒绝信教。
那些侯洗者领受了圣洗圣事,而那些从其他基督教传统皈依的信徒在洗礼中和其他信徒一起做信仰宣信。他们都参加了成人基督徒的入门圣事,这是一个信仰皈依的过程,和学习天主教信仰的过程。
《圣经》不是骄傲者所能体味的,也不是孩子们所能领会的。入门时觉得狭隘,越看越觉得高深,而且,四周围着奥妙的帷幕!
(弟后4:2)务要谦虚慬慎,忍受艰苦,作传扬福音者的工作,完成你的职务。(弟后4:5)这不仅是保禄宗徒对弟子弟茂德的要求,也是对所有新牧者的。
2003年12月15日,常晓悟神父接任本堂后,与副本堂王根成紧密配合,连续举办教理培训与慕道班,教友以爱福传,皈依者甚众,领洗入教者达100余人。将堂区的福传事业搞得热火朝天。
教宗勉励道:希望这些属於不同基督徒传统的今日殉道者能帮助我们明白:每位受洗者都是同一基督身体,即祂教会的肢体。
无独有偶,69信箱的新教友李素芳,也在家属区传扬福音,领洗者连续不断。看到这火热的场面,笔者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先后采访了韩德文阿姨、李天梅教友等一系列福传先进人物,内容相继见诸报端。
又如:谦者常胜,娇者必败、虚心使人进步,骄傲让人落后等等。谦虚的人生哲理似乎是耳熟能详的真理,人人皆知。但是,要真正做到却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