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的使用者不时上载日常见闻,信徒在回应或讨论时,会不期然地透露自己的基督徒身份,如参与感恩祭、教会活动等,或以信仰角度回应社会事件。人们或会抗拒由上而下的资讯,但社交网络却是由下而上的平等文化。
所谓灵命,我个人认为就是灵魂的生命。也许有人会说灵魂还有什么生命呢?记得有一个名人这样说:一个没有生活目的和信仰的人,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一台没有马达的机器,一盏没有钨丝的灯泡。
从我记事起,印象最深的就是教堂,那时我们家住的地方与教堂仅一墙之隔,因此教堂成了儿时最好的去处。我们兄弟姊妹均在教会的氛围中长大,童年的启蒙就是在天主的甘甜话语中。
他说,“作为罗马主教,我愿意重申,对我们天主教徒而言,对话的目的是在合法的多元性中圆满共融,而不是单调的统一,更不是融合对方”。
教宗手谕写说:很遗憾,在我们的时代,在一个不断全球化的社会中,和平受到各种因素的威胁,其中包括不恰当使用市场和经济以及恐怖主义可怕和具摧毁力的持续暴力行动两个因素,后者并造成死亡、痛苦、仇恨和社会不稳定
我现在首先谈一个问题,我在传信部档案馆看到的有关文致和代牧的信息和资料大概有多少?从1622年传信部建立到1938年所有的档案都是开放的。
教宗本笃十六世为波兰维护生命的「精神领养胎儿慈善会」成立25周年所举办的第301届华沙至琴斯托霍瓦圣母朝圣地的徒步朝圣者发布一份信息。
时间如此奇妙,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怀着反省和痛悔的心开始,带着满满的收获而回,它们就像洒落的星星,被我拾了去当作宝贝,来和我的同伴们分享。
崔姐一看立刻就明白了,这一定是小偷偷了人家的东西,把现金等值钱的东西拿走后,看到剩下的这些东西对他们没有用,便随手扔在这里的。崔姐说:“失主一定非常着急,赶快给人家送去吧。”
七月廿九日闭幕弥撒里,由台湾、日本、南韩和香港的代表在信友祷词中,呼吁全球天主教大专生在每日生活里,多花些时间和家人分享生活,「而非总是坐在电脑前,或是成为因过度使用手机而仿佛与世隔绝的『低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