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的天主教礼仪专家说,礼仪年历中需要增加新的教会庆节,而有些宗教象征标记若不能给地方教会任何意义,就需要更换。
而他得到的答复是,在纳粹的新德国不再需要神父。教宗接着写道,可是我知道,在国家遭受疯狂的巨大蹂躏后会更加需要司铎。现在则完全不同。
因此,需要唤起生态皈依的意识,教会应成为一个先知性的声音,让整体生态学列入国际机构的议事日程。其他神长在发言中再次省思了本地化与福传之间的平衡关系,提出要以耶稣为典范。
在高山上与天主和兄弟姐妹们会晤总是需要攀登。这项行动需要“付出辛劳”,却是能更好地看到全景的唯一方式。另一方面,如果身体沉重,就无法登上高山,因此需要减轻负担,“需要离开平地生活,与地心引力搏斗”。
为纪念所有受害者,安慰受伤的心灵,穆斯林组为有需要帮助的人进行募捐。另为「建立希望」发行了两首歌曲。尼甘布大清真寺负责人萨肋曼告诉《亚洲新闻》,「穆斯林受到了冒犯并被指控制造了复活节主日的残忍恐袭。
我们都需要改变,就好像教宗方济各在《愿祢受赞颂》及《众位弟兄》通谕中的指引一样。我们也需要接受这一个事实:我们的个人生活与自然/历史过程,都以内在情感为标志。
灵修交谈,直捣人际关系的核心,不同于反复谈着例行公事或者说服他人与我们站在同一阵线,它需要我们全神贯注地与交谈对象同在,仔细聆听。这里提供展开灵修交谈的十个提示。
需要希望教宗补充道,“兄弟姐妹们,我们所有人都非常需要希望,这希望不是乐观主义”,而是我们用希望之绳系住的“锚”。“我们需要希望,我们需要把目光投向和平、兄弟情谊、正义和团结。
需要睿智的向导和适合的空间接纳、分辨和陪伴圣召之路——这是教宗指出的牧灵核心。我们必须在圣神的助佑下倾注更多精力,并意识到自己是共同参与者。
在发给主教们的讲稿中,教宗承认今日仍有许多需要医治的沉痛创伤,他强调克胜偏见和种族分歧的重要性,以及在修和的道路上必须有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