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修,就是不断练习远离使人迷恋尘寰、淡忘天主的一切人地事物而进一步走近天主,常像天主那样去爱,并千方百计尽力设法帮助他人排除干扰,亲近天主,活出慈善、仁爱、怜悯、宽恕。
这个罪人动了怜悯的心,也许他是一个为外出做生意的商人。教宗说:他没看表,也不介意伤者满身是血。他从牲口上下来,‘走上前,在他的伤处注上油与酒,包扎好了’。
的确,他们在现世生命中曾经度过神贫的生活,为罪过而哀恸,温良,饥渴慕义,怜悯,心里洁净,缔造和平,为义而受迫害。因此,天主使他们分享他的福乐。他们生前就预先尝到这个幸福,死后则完美地享受这个福乐。
应当效法他的良善心谦、慈悲怜悯及既往不咎的宽恕精神,也应当用同样的心态去宽恕弟兄和得罪过自己的人。其宽恕的度量,不能仅仅是七次,而应该是“七十个七次”(玛18:22)。
然后,他接着说:“我要永远聘娶你,以……慈爱、怜悯聘娶你。”在耶稣身上,上主对人的这份渴望成了血肉的现实。
爱德不应被简化为纯粹的“同情怜悯”。正如圣若望宗徒在第一封书信中所指出的,“仅用嘴去爱”,换言之,仅用语言去爱是不够的。爱德需要行动、奉献、见证真正的基督之爱。
耶稣基督是真理,这真理包含着正义、和平、仁爱、怜悯、宽恕、良善心谦……追随基督,就是让这些精神来充满自己。效法耶稣的谦卑,压服自身的高傲。
天主的心充满了怜悯!在今天的隆重至圣耶稣圣心瞻礼之际,教宗让我们默想这一奥迹、天主那颗挚爱全人类的心的奥迹。新经中,以天主对人无以伦比的爱启示了这神秘的爱。
对于克服自私,教宗称希伯来人认为正义即施与穷人、过路人、孤儿和寡妇,为犹太人而言,就是对怜悯祂子民困苦的天主的应有报答。
本着基督爱的精神,我们努力关爱别人,特别把怜悯和温暖送给最底层的穷人、被人隔离的病人、被人遗弃的老人、无人收养的孤儿、被人鄙视的残疾人,在苦难中挣扎的灾民……4、我们的教会是重科学反迷信的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