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文化崇尚自我陶醉的个人主义,这是一种不愿对别人负责任的自由思想,导致人们越来越不关心公益,强加给别人各种直接侵害家庭计划的意识形态,加重贫穷现象,危害许多家庭的未来。
教宗强调,四旬期要求我们抵拒这些窒息,抵拒因冷漠和认为别人的生命与我无关的态度所造成的污染,抵拒说毫无意义的空话、粗鲁和不加思考的批评,以及草率分析而造成的污染。
是她比别人更聪明,还是比别人更勤快,还是特别能够心领神会,你还没有讲什么,她就知道该做什么?她都说不是。我说,那你觉得最好的保姆是什么样的?
(谷14:38)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人最大的战争,不是战场,是人心。
我们应谨记,人的成熟如同爱的旅程一样,从接受照顾到能够照顾别人,从接受生命到能给予生命。做成熟的男人和女人意味著具备婚姻和做父母的能力,在生活的各种境遇中有能力担负起别人的重担,并真诚地爱他。
那些体验到天主慈悲的人才懂得同情和怜悯别人。关于这最后两条诫命,教宗强调,这不仅是十诫里最后的几句话,也是十诫旅程的完成。事实上,正是这最后的诫命在强调罪的共同根源是恶念,它使人伤害自己和别人。
“懂得人无法迫使别人来爱自己,能做的是让自己被人爱。”“懂得信誉需要多年的努力去建立,但几秒钟就可以毁掉。”“懂得最有价值的不是他们生活中拥有的东西,而是他们生活里的人。”
自从大德兰瘫痪在床后,玛利亚便承担了一位爱的天使,几乎每天都要去她家看顾她给她一些需要的帮助,并为她祈祷、讲解信仰,同时还会带上其他几位教友一起去为她祈祷,如果她实在没有时间,就委托别人过去。
教宗表明,这个人的罪在于他报怨自己只能苟存于世,报怨别人的生活。悲伤使他“无法为自己的生活做出决定,而光是看著别人的生活,自我哀怨”。
所以我们可以希望自己能够相信“天”、“上帝”、“佛陀”、“道”等,但我们很难去“证明”给别人看。(四)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所谓“人类学”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切哲学的基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