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通过我的身体与世界,与他人产生关系。由于将要来临的世界本质上是一个共融的世界,人类非得通过身体不能参与其中。
每天帮助他人必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需要。由于盖世太保的酷刑折磨,伊雷娜·森德勒多年来坐在轮椅上。她从不自诩英雄,从不以自己的作为自居。有人问起,她总是说:后悔没有做得更多,这遗憾要到死才能完结。
为慕道者敷油直接表明,基督徒不能幸免于斗争,基督徒必须努力:他的存在与其他人一样,将不得不下降进入竞技场,因为生活是一连串的考验和诱惑。
当人滋养暴力成为常态,刺激痛苦者来赎回我们自己,用他人的死来拯救我们自己时,我们能从解决冲突中脱离吗?我们怎么能追随一种用弟兄姐妹的不幸作为代价而得来的幸福呢?这是为众人的。
当我们遇到他人拒绝接受福音时,或者暂时不愿意领洗时,也不用气馁,多默宗徒的经验告诉我们,人的理性渴望信仰的光照,天主会给人恩宠的机会。
在加纳婚宴上,玛利亚敏锐地察觉到他人的需要,主动向耶稣提出:“他们没有酒了”(若2:3)。虽然耶稣的回答似乎有所保留,但结果却是她告诉仆役:“他无论吩咐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若2:5)。
我们是否愿意与他人同行,共享信仰旅途中的恩宠与挑战?是否愿意让天主“走在我们前头”,寻求祂的带领而不是凭己意行动?“上主,请祢起来,使祢的仇敌溃散,使怀恨祢的由祢面前逃走!”
事实上,我们彼此之间越合而为一,也就越能引领他人进入善牧的羊栈,在天父唯一的家中以手足相待。圣奥斯定在晋铎周年的讲道中,论及信友、司铎与主教间团体共融的喜乐果实,乃源自于同样蒙受天主慈悲的救赎。
她说:人的时间到了就要走,如果全身硬插上管子强行挽留,忽略了老人的尊严和感受,这对老人的肉身和精神都是一种折磨。
信仰并非只为自己的好处而已,相信的人必须为信仰作证,把信仰传给他人,跟更多的一起分享天主的生命。这是耶稣受自天父的派遣,也是基督徒要继续做的“更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