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在圣诞节后首个主日圣家节(12月29日)主持三钟经祈祷活动。他在讲话中念及移民和难民,指出他们是冷漠、剥削和人口贩卖的受害者。
圣体圣血节的烛光祈祷中,天真烂漫的儿童、白发苍苍的老人及神情庄重的众多青年,在点点烛光的映衬下,那份对上主的虔敬、赤诚,那一段段质朴、真切、优美的祷文,让我深深体味到天人合一的共融之美。
那时快到圣神降临节了,早上我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回来的路上,有一股特别强烈的力量推动着我,使我非常迫切地想去教堂见神父。这时,我打电话问我姐:“我是否可以把这事同神父讲。
在准备逾越节的期间,我邀请你们阅读《玛窦福音》中的真福八端和最後公审判,我也会这样做,省思并观察是否有哪些内容令我不屑,夺去我的平安,因为鄙夷是爱慕虚荣、骄傲自大之人独享的奢侈品。」
过了一段时间我翻开了圣经,《德训篇》38:16-24节里的文字深深的感动了我:我儿,对死者,你应该流泪痛哭,有如受重苦的人开始痛哭……你要按死者的身份,追悼一天或两天,以后便要节哀
(5-6节)在天主赐予人的一切恩典中有三项大恩,第一项是子女的身分。教宗说:天主首先赐给了我们DNA,即祂赐予我们子女的身分,按照自己的肖像,按照祂的模样造了我们;我们肖似天主。
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参加了弥撒,其中包括在罗马参加第32届教区级世青节的青年们。弥撒前,教宗降福棕榈枝和橄榄枝,带领信众举行圣枝游行。
教宗方济各10月25日晚上在意大利天主教媒体TV2000电视台《我们的天父》节目中如此表示。
哀悼亡者要有节,因为他已得到了安息;然而邪恶愚人不幸的生命,比死亡更为可悲。哀悼死者,为期不过七天;悲哭愚人与不虔敬的人,却是一生。
教宗赞赏这次音乐会节目的安排,他说,将圣女则济利亚殉道交响乐与合唱曲安排在海顿和贝多芬的交响曲之间,具有极大意义上的对比,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