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四者当中,只有基督宗教宣称其创始人之坟墓是空的,祂复活了。犹太人信仰之父亚巴郎死了,而从未有关于他复活的说法。在佛经及一切有关释迦牟尼的记载中,无一提及他死后曾向其门徒显现的事。
石家庄教区总堂的望复活礼仪由蒋陶然主教主祭,36名慕道者在弥撒中领洗入教。2000余名教友参礼。邯郸教区武安市天主堂的复活节前夕和日间弥撒中有80名慕道者接受了洗礼。参礼的教友达3000余人。
洗者若翰宣讲悔改者,圣人我们知道∶亚巴郎应当抛弃一切。当时他已达七十多高龄,膝下仍无子女,但他信赖天主的许诺。天主曾向他说∶“我要使你的后裔繁多,如天上的星辰。”亚巴郎负有一个与整个人类有关的使命。
收录礼是针对有志做基督徒的问道者的一项重要礼仪。问道者藉着收录礼公开表达自己的愿望,而教会也藉着收录礼收录和首次祝圣他们,为使他们在接下来的慕道学习中进一步得到天主圣神的光照和启发。
太长了,慕道者感到受不了。所以我们每年搞三期慕道者培训班,每期结束后都搞一个集体授洗仪式,给每位新领洗者照一张相并送他们一个相册,这领洗时的相片就成了他们永恒的信仰纪念。
另外七位可敬者分别是:1,可敬者波兰女平信徒、护士沃伊纳罗夫斯基(JaninaWoynarowska1923-1979)。
(创一1-31)为此,天主对世界来说,并不是一个全然陌生的他者,并非不能被认识和晦涩不明的。天主主动启示自己的面貌,天主是理智﹑意志,天主是爱,天主是美善。因为人的罪而受破坏的美善需要基督的救赎。
日本的岸本英夫以人的本身为对象给宗教一词定义为:宗教是一种使人们生活的最终目的明朗化,相信人的问题最终能得到解决,并以这种运动为中心的文化现象。
然而,无论什么样的祈祷方式,有一点是不可或缺的——祈祷与生活紧密相连。对于一个成熟的祈祷者而言,工作、学习、娱乐、休息等都是祈祷的内容,他们在一切事上寻求天主,聆听天主。
宗教的信仰主体性是指宗教的信仰生活而言的,更主要的是指宗教的神圣性。如果说宗教世俗化运动在二十世纪成为主流,那么可以说基要主义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宗教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