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读者来信
2007-06-11

张佑2007年5月22日尊敬的各位编辑老师:您们好!最近看到每期“信德”的头版右上栏都登有一则关于稿酬的启事,根据大家的不同需求“信德”将对每位刊登作品的作者提供不同的圣书或酬金。

爱尔兰总统致信给伊拉克神父的葬礼
2007-06-13

当耳闻每日在伊拉克发生的悲剧时,我们应该象教宗本笃十六世所说的那样祈祷:这种“代价高昂的牺牲终将酝。。。一个全新的拒绝仇恨和暴力的解决方案。”  

圣座医疗牧灵委员会举办第二十二届国际会议
2007-11-16

今天,全世界有叁亿九千万人年龄超过六十五岁,到了公元二零二五年,这个数目将达八亿,其中五亿人口活在平均寿命超过六十岁的国家,但仍有五千万人生活在平均年岁不超过四十五岁的国家中,例如非洲的塞拉里昂共和国

向主伸出你的手
2007-12-03

正当他们满心欢喜为堂区发展出力的时候,李华病了。一开始时偶然的一阵腰疼,爬到炕上,一会儿就没事了。往后,病情逐渐加重,疼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为了不影响堂里的工作,李华要求回家治病。

生命只有一次
2008-01-08

由此让我想到生命,想到命中的每一个日子。回想起日常的每一天,常常被我们不经意地当作不值钱的“草纸”涂抹掉了,以为这样的“草纸”还有很多。但生命就这样一天天与时光擦肩而过。

母亲
2008-01-28

在奶奶去世前的一段日子,二姐因小孩儿把母亲接了去,奶奶看不到母亲,像个调皮的小孩子一样就是不吃饭,没有办法,都到了点灯时分,哥哥又从三十里路之外的姐姐家把母亲接回。

人生应有水的品质
2008-02-25

万物之源的水:创始纪说:“水中要繁蠕动的生物,地面上、天空中要有鸟飞翔!事就这样成了。”

我的母亲
2008-03-28

甚至她还经常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我们很不理解她,她的气,母亲总会开导我们:“穷人身上能接福,做人就该这样。”

痛苦的价值和意义
2008-07-24

平常,一个亲人的离世只能让一个家庭中的亲人反思“从何来,死往何处?”。那么汶川地震这样大的灾难,用八万余同胞生命的代价,难道还不能够引起国人思索生命是什么?人生究竟有何意义?死亡是否是一切的终结?

找,必找到(三十八)
2008-08-27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断祈求这个恩宠,努力不要在我们的命中给这个恩宠的工作设置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