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始,上主就使教会充满祂圣神的恩典,使教会藉圣神的恩典常保持活跃并结出硕果。在这些恩典中,有一些特别有益于基督徒团体的建设和前进;它们便是神恩。在本次要理讲授中我们应该反思:神恩到底是什么?
作者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放弃了律师的高薪,心甘情愿地到各地去宣扬主的福音。作者十分重视基督徒应该心中常怀喜乐,因为只有心中喜乐的人,才知道如何去爱,更知道如何与别人分享他心中的基督之爱。
在公开传教之初,他引用依撒意亚先知的话形容他的使命:上主的神临于我身上,因为他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
并且基督借此行动建立了他的奥体圣教会,在教会内天主和人在礼仪中进行交往,天主借着礼仪将他丰富的恩宠赐给人类,而人类也借着礼仪向天主呈上赞颂与感恩之祭。
乙:万事由天,把心放宽。甲:哎呀老李,你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最近我连做了几桩生意,都赔得很惨,心又如何能宽?乙:老王,你可别装洋蒜,赚了大钱,还要哭穷,是不是怕我向你借?甲:别挖苦我行不行?
然而,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是:生活与信仰的经验显示出,那些爱天主和被天主所爱的人并没有摆脱苦楚和死亡。既然如此,基督徒所谓的“现实的”希望又有什么用?它的“确定性”又在于什么?
首先看圣经上的教导:居心傲慢的,上主必厌恶……(箴16:5)。你们背起我的轭,跟我学吧!因为我是良善心谦的:这样你们必要找得你们灵魂的安息。
陈神父只在主日从修院去堂区服务,其余的堂区工作基本上都留给了金神父。金神父欣然服从了老主教的任命和老本堂的安排,任劳任怨地奔波于泊头福传一线,尽职尽责地服务当地教友们。
可见,圣经不是在历史的某一天突然从天上掉下来让教会捡到的文本,而是教会从五旬节建立的那天开始就努力鉴别、保存、复制传抄的一个文本。
然而,天主子耶稣基督却上了属于西满的船,把他一无所获的空船作为宣讲天国的平台,给西满带去了“荣耀”,进而让西满和他的同伴们再次去深处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