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为反对“我们可以自己拯救自己”此一观念的第一个,也是最根本的论据——已成为个人主义文化的受害者之一。
在旧约的预像中,救赎从未停留在“当下的拯救”,而是指向永恒的归回。以色列人出埃及后,必须经过旷野的旅程才能进入应许之地;同样,耶稣的复活并非终点,而是“进入父的荣耀”(若17:24)的必经之路。
古圣若瑟赢得了他主人的欣赏和特别的善意,并透过古圣若瑟的管理,使其家产变得繁荣和富有;更重要的是,他以更大的权力统治王国,当收成不佳的饥荒来临时,他以无比的智慧为埃及人提供了所需,以至于埃及法郎授予他“世界的拯救者
在教区神父的灵修生活中,这两种关系一定得存在。教宗强调,神父不时会有困难与主教达成共识,但重要的是怀有自由的精神,要有勇气说‘我不认为这样,我有不同观点’。
这也是在邀请所有度奉献生活的人们成为圣神的负载者,成为名实相符的属灵之人;以其持续的赞颂和代祷,并以灵修辅导及慈善行为赋予历史隐秘的丰盛果实。
由于牧灵需要,我邀请了太原教区厄玛奴耳团体的四个传道员来和我一起福传。
回国后到科尔多瓦一个灵修中心从事灵修陪伴的工作。1992年5月2日,他被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任命为布宜诺斯艾利斯教区辅理主教,并在1997年6月3日成为该教区助理主教。
这次培训分析了司铎面对的挑战和一些成功与失败的案例,从牧灵心理学的角度引导提醒大家予以关注,认识自己,加强教区司铎之间的团体生活,提高领导力;同时,通过聆听夫妇的经验,认识男女性格不同,培养大家谨慎和健康地交往合作
主教希望代表们重视灵修生活,建设好教友家庭,办好圣经小组,竭力抢救面临倒闭的一些堂口,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去年8月他在德国科隆会晤全球青年时,曾向德国主教们说:“教会必须重视这些运动团体组织的事实,同时必须在牧灵工作上明智地引导他们,好使他们以各自不同的神恩,为建设教会团体而贡献出最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