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塔拉梅萨神父最後提醒道,我们对於圣神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信经》的只字片语。东西方教会在神学、礼仪和敬礼上,都以《信经》为骨架,再添上「肉和血」,诸如《五旬节继纾咏》和《伏求造物圣神》。
教宗最後鼓励道,我们要深刻认识自己的罪,然後将这些罪交给上主,因为祂能消除我们的罪,帮助我们凭着信德前行。
公开接见活动所选读的《依撒意亚先知书》就是在回应上主的这一亲近,喜乐赞美道:那传布喜讯,宣布和平,传报佳音,宣布救恩,给熙雍说‘你的天主为王了!’的脚步,在山上是多麽美丽啊!
教宗最後总结道:「当天主启发我的内心,要求我为他人做更多事,召叫我祈祷时,我是否愿意向接近我的天主上主敞开心门呢?天主与我们同在,天主接近我们。
在平安夜的弥撒中有15位幕道者接受洗礼,在主内兄弟姊妹的祝福中进入了教会大家庭,有3位教友领受坚振圣事。
教宗最後总结道,偶像叫人失望,而把希望寄托於上主绝不会令我们失望。上主总是记得,即使在困难时刻祂也记得我们。这就是我们的希望。希望不叫人失望,绝不会,从来就不会。偶像总叫人失望,它们是幻觉,而非事实。
教宗勉励道,若你想要前行,你就得战斗!感觉到内心在战斗,因为耶稣取得胜利。让我们想想自己的内心是怎样的:我感到内心在战斗吗?在舒适和服务他人,享乐和祈祷、朝拜天父和各种事物之间,我觉得自己在战斗吗?
教宗最後总结道,上主每天都在召叫我们,鼓励我们回应「我在这里」,但我们可以跟祂讨论。「上主喜欢跟我们讨论。有人对我说:『可是,神父,我经常在祈祷的时候对天主生气。』但这也是祈祷!
此时,我从默观中出来,又回到现实中,教堂里还是如前几个教友在默观、几个教友在敬拜,还是那几个教友在高声诵念,我淡淡一笑,大家真好,海陆空自行其道,谁都不影响谁的存在……
教宗最後总结道:「在试探中,我们不对话,却要祈祷:『上主,求祢援助我。我很软弱,我不愿躲避祢。』这就是勇气,这就是得胜。你如果那时开始对话,你必被打败,而且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