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走着,他在一座小山上看到了天主之母,她温柔地呼唤着他。圣母怎么称呼他?“我最心爱的孩子朱安尼托”(《尼坎·莫波华》,23),取自若望这个名字。然后她让他去见主教,请他在她显现过的地方建一座圣堂。
这是教会为人类和每一个为了完美地善度各自人生而致力于探索最深刻道理的人所能奉献的最宝贵服务。为此,每年庆祝世界传教节时都会再度回响起同一邀请。
作为家庭之长,大圣若瑟通过自己的勤劳而照顾家庭,善尽责任,使家人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过上朴实的生活。大圣若瑟吃苦耐劳的生活精神,也培育了小耶稣能在每个境遇中选择承行天父的旨意,看到新希望。
记得有一次,我们学校组织看电影,同学们三五成群地来到工人文化宫门口,准备排队进入。这时候,一个衣着褴褛的老人,一边嘟囔着,一边摇晃着手里的破缸子,祈求施舍。可能是因为看到我们这里的学生很多吧!
面对当今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导致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这些事实,我们做家长的、做教师的,无不看在眼里,想在心中。
叙利亚著名古城杜拉欧罗普斯出土壁画,创作于公元235年,左半块的站立人像是已知最早的耶稣像,描绘他治愈麻风病人的神迹。
事实上,教会已有平日关注做得特别好的典型,像宁波教区逍林堂区某善会,从2008年成立到现在已有80多名会员,无论刮风下雨,他们都始终坚持在每周三到敬老院,为躺在病床上的孤寡老人送温暖,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大赦、慈悲善工及忏悔教宗方济各在《望德不叫人蒙羞》诏书中表示,“禧年当中,我们将蒙召为处于窘困的许多弟兄姊妹成为希望的可见标记”。遵循这个精神,圣赦院的《规则》表明,大赦也与“慈悲善工和忏悔有关联”。
在司铎的禧年庆典上,教宗良十四世祝圣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司铎,嘱咐众位司铎效法耶稣圣心,善尽牧灵职责,不丢失任何一只羊。“愿我们的心每天愈加相似于基督的圣心,祂是至高且永远的善牧。”
谈到道明会在香港的历史,夏神父表示会省于一八六一年把总部从澳门迁往香港后,最初在港岛西摩道设立会院,后来在玫瑰岗现址建立圣大阿伯尔修院,以及九龙塘的圣若瑟会院,目前圣大阿伯尔修院正重新发挥培育初学生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