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在接受为食粮而祈祷这件事上,要紧的是要记住耶稣的话的上下文和耶稣要的是什么,人生活中的基本要素在文章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水、面包、葡萄树、葡萄酒,它象征着人生活中喜乐的特点和美好的世界。
耳朵的功能只不过是听,心灵的作用只不过是体验,但是“气”却空虚自己来接纳一切,只有“气”,才能让人空虚自己。达到了这种“空虚”的状态,才是心灵的斋戒(心斋)。
这是多么美好的祷词,人先要谦虚自己,掏空一切,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个人的虚无,藉此而获得心灵解放;天主的恩宠才能重新注入我们心中,使我们再度获得力量。
人的惊讶是对超出预期和想象的人或事件的自然表达,也是对超出自己能力的优秀者的自然羡慕。然而,惊讶之后,人会回到自己的生命境况,进而产生两种心态:向智者开放学习,或者对自己自责生气。
这也正是非常渺小的我们在无限大能、无处不在的天主之内的真实状况,我们无论如何“折腾”,跃跃欲逃、频频欲离,但却始终走不出天主的手掌。
☆死亡不是人生命的终点,而只是一个过程,如同穿越隧道一样,在通过一道长长的黑暗之后,在眼前是豁然开朗的美景。☆从自己出发。
(格后4:8)常言说:人的尽头,神的开头。
◆义人在天主跟前的恳祷是有力的,天主常常俯允。面对索多玛、哈摩拉两城的邪淫恶事,天主决定要严厉惩罚。
如此讲道虽能一时满足听众理智或情感的要求,使他们感到快慰,但是却没有被刺痛的感觉,也没有悔改与属灵的效力。出自本能的讲道缺乏属神的能力,这讲道不能使人悔改信主,因为悔改信主是圣神的能力。
但要知道,我们的报答是在天上。耶稣在圣经上说“你设宴请客时,就叫些穷人、残疾人、瘸子、瞎子。这样你便是有福的了,因为他们无力报答你。而到义人复活时,你必将得到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