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浅谈圣经与中国传统文化:跨文明对话中的精神互鉴与价值共鸣
2025-09-24

非此即彼”的傲慢,以平等对话的姿态走近彼此时,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天主说‘要有光’”的创世宣言,还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自然敬畏;无论是“爱人如己”的黄金律令,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推己及人——这些跨越时空的智慧碎片

司铎如何树立良好形象的思考
2014-06-16

三、让教友最欣慰的事情今日教会所面临的现实处境,既有社会的巨大变革所带来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的冲突与挑战,也有教会自身的角色定位、伦理评判、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分歧与碰撞,教会正经历着比过往任何时期更为严峻的考验

彭小瑜:“爱天主之效,莫诚乎爱人”——全球史语境中的近代早期耶稣会
2014-11-11

来到澳门、来到中国、来到异域他乡的这些传教士在精神上是有备而来的,他们选择远涉重洋、跨越崇山峻岭而来,因为他们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信仰生活与传教使命是不可分割的。

教宗方济各宗座牧函:奉献生活年致所有度奉献生活者
2015-01-04

因此,希望你们是共融和女人和男人,勇敢地让自己临在于分歧和紧张中;希望你们是激发心灵热忱的圣神临在的可信标记,好使众人都合二为一(参阅若17:21)。你们要活出相遇的奥秘:懂得聆听他人。

宗座牧函:奉献生活年致所有度奉献生活者
2015-01-02

因此,希望你们是共融和女人和男人,勇敢地让自己临在于分歧和紧张中;希望你们是激发心灵热忱的圣神临在的可信标记,好使众人都合二为一(参阅若17:21)。你们要活出相遇的奥秘:懂得聆听他人。

姜郁春第三场关于“胡永生”神父的发言
2017-11-13

另外还有个问题需要,其实咱们今天也体现出有一个分歧的,就是在座的大都数是搞宗教研究的,搞历史的学者比较少,而历史学者他的视角,跟搞宗教研究的人是不大一样的,如果只有宗教学者去记录,可能因为角度不一样,导致在历史学者看来可能不够详尽

高一志为利玛窦的“上帝” 与“天”术语的辩护
2017-05-26

龙氏本着捍卫教会信仰纯洁的立场,批评利玛窦的传教思想,坚持以音译为主,用陡斯来翻译造物主——神(Deus/God),由此,导致耶稣会内部在思想方面产生严重的分歧

“‘宗教间对话’与‘宗教内对话’”
2019-05-21

保罗二世《跨越希望的门槛》“佛陀所体验到的‘顿悟’可归结于彻悟到世界是恶的,……所谓的涅磐,是对世界完全无动于衷的境界”;但是“对基督宗教来说,把世界形容为一种‘根本’的恶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世界是造物者所赐

基于信仰的慈善在战“疫”中展现文明之光
2020-04-10

同样,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和道教文化等都具有跨越时空的独特功能,以慈善文明的方式在全球化的今天传承。三是超越国界。现代民族国家的出现既激发了人们团结一致的热情,也潜伏了狭隘极端的民粹思潮。

特稿:面对人生风雨,欣然接受挑战 ——神长教友谈美国疫情(之六)
2020-07-06

美国的媒体也只是针对那个时候的中国,认为疫情是中国的事情,除了撤回在国内的使馆工作人员和部分美国人之外,他们人文中美两国隔了万水千山,跨越茫茫太平洋,疫情不会影响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