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机表示,作为天主手中温驯的工具,真福瓜达卢佩成圣的秘诀是将自己的工作和一生完全建基在“天主的爱”之上,过著全然虔敬、降服于主及满腔传教热诚的生活。
这与被基督文化薰陶的西方国家,有着太多看似类似,实则不同的思维逻辑和做事风格。这酱缸文化所具有的力量,对于福音的错误解读,让很多人看不到了福音所带来的救赎。
两位来自罗马教区参加世界青年日庆祝活动的青年人站在教宗的身旁,参与这项礼仪。教宗在念经前的讲话中,省思了当天基督君王节福音的内容(参阅:若十八33b-37)。
当然,我们也会常常忘记我们的身份和使命,很多时候,我们也会被周围的主流媒体和大众生活方式所影响而加入和别人的对比、竞赛中,那样,我们基督徒的喜乐就会被外在装饰的喜乐所淹没。
从撒玛黎人的故事,让我们反省两个问题:一、为获得永生我们该做什么?二、谁是我的近人?同时,让我们体会到体会到爱的要求和人的局限。
4、在弥撒唱经时我是否常想到祈祷?有何意义?5、平时我们采用什么模式来祈祷?6、什么是情景祈祷模式?7、既然同属祈祷的范畴,那我们为何还要多谈关于祈祷的话题呢?8、我们现有的祈祷模式存有什么不足呢?
教宗本笃十六世前天3月4日星期五傍晚乘车前往位于圣若望拉特朗大殿一旁的罗马大修道院访问,这所修道院的师生们昨天5日庆祝他们的主保信赖之母瞻礼。
他说:亲爱的弟兄姐妹,我特别念及可爱的乌克兰,今天是该国的国庆节;我念及这个国家的所有子女,想到他们对和平与安定的渴望受到紧张与冲突局势的威胁,这样的局势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为平民带来无尽的痛苦。
一个星期天,当我和母亲一起参加弥撒时,我从来没有想到会收到一份如此非同寻常的礼物。弥撒前,我们进入了圣堂。除了一个跪凳外,所有的跪凳都已坐满。我的目光一下就落在那个独自坐着整个跪凳的人身上。
多梅尼坎东尼奥写道:“四十年前的今天,我高兴地在圣伯多禄广场,直到目睹那从未想到的事情发生的时刻。”“我那时才二十多岁,是报道教宗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的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