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讲的故事可分两类:一类是真实的历史,比如给凯撒纳税的问题;另一类是虚构的比喻,比如善良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这些故事一般都分三个段落:开端、继续、结论。
50来位义工以慈善撒玛黎雅人为榜样,轮流在食堂服务。仅2014年,他们就接纳了来自59个不同国家的1079位客人,分发了4.4万份饭菜。
教会帮助所有渴望从毒品奴役中解放出来的人,皮基神父就是一个例子,帕罗林枢机把他比作耶稣的比喻中的慈善撒玛黎雅人。他说:你们带着伤痕的生活诉说着痛苦和悲伤,但也讲述着在你们内完成的基督复活。
在教宗为我们指出的远景中,我们对社会的看法不能只停留在撒玛黎雅人的爱德,而是要有规划能力,懂得察觉社会的期待,并以全面的团体观点予以落实。
其中有《最后晚餐》、《圣家三口》、《圣诞之夜》等中国风格的宗教画,也有中西文化结合的《耶稣站在长城上》、《圣诞快乐》、《普天同庆》等作品,还有根据圣经故事《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创作的《好心人》&hellip
教宗指出:「这三位勇敢的平信徒妇女效法了慈善的撒玛黎雅人,致力于关怀战争的伤患,没有在他们垂危之际遗弃他们,反倒甘冒风险,并遭到仇恨她们信仰的人所杀害。我们为她们的福音见证而赞美上主。
(玛25:40)慈善撒玛黎雅人——一个慈悲的比喻(路10:29-37)对那位问耶稣谁是我的近人的法学士,耶稣用一个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做了回答,并最后用训导的口吻说:你去,也照样做吧
7月12日,从港城友人朱铎处获悉,天主教(美国)纽约玛利诺会(Maryknoll)的林慈华先生(Rev.LawrenceW.Flynn,M.M.)于7月9日安息主怀,享年93岁。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2月10日清晨在圣玛尔大之家小堂主持弥撒圣祭时,邀请在场的信友,在弥撒中重现发现神圣的意识和天主真实临在的奥迹。
你慈爱的目光,把匝凯和玛窦从金钱的奴役中释放出来,使罪妇和玛达肋纳不再只从受造物中寻找幸福,令伯多禄在背主后痛哭,又把天堂应许给悔改的右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