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的许多教父以及后来的各种现代思想家都提出了“身心灵”的“三重观念”。教宗方济各也由此出发,审视当前世界的现状而反思这三重观念,指出“在思考和保持人的中心地位时,也需要反思卫生系统的模式”。
在默想的开始,讲道神师特别祝愿住院治疗的教宗,向教宗表达感激和孝爱之情。以下是第八场默想的撮要。帕索里尼神父首先指出:耶稣教导我们,永生是一个领受的恩赐,而非一个要强取的财富。
教宗强调,真理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耶稣自己,那身为生命和人类之光的天主圣言,这正是教会不断以常新的热忱履行自己的使命,在耶稣的激励下进行见证和宣讲的喜乐。
忧愁焦思虽然齐集我的心神,你的安慰却舒畅了我的灵魂。(咏94:19)你的不安代表你不相信主会照顾你。不过,只要你投靠他,他就会向你证明他的信实。
3有的生死恋情更为爆烈,当她确凿无疑地认定自己失去了另一半时,不需要自己动手,其身体内的机制,残暴凶狠地自动毁灭自己,往往急火攻心,吐血而亡。比喻深爱秦观的那位艺妓,就是如此。
其实我们都该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什么才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你们应该寻求天主的国及其义德。”在天上有自己积蓄的财富,这才是重要的事。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长大了,走入北京的教堂,我才对这一职业有了新的认识。这是位年轻的神父,他的个人才华和能力震撼了我,原来神父可以这么亲切、帅气、活泼和多才多艺。
我对主耶稣有了认知上的提高,为明白主的道理和懂得超性的知识,我朝思暮想着出国朝圣敬拜主耶稣。期待以久的这一天終于来到,2012年5月25号,我满怀激情登上飞往罗马的飞机,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朝圣之旅。
2、司铎与平信徒我能够了解这种惊讶,但是我自己却无比感动。这些人成为神父,是出于自愿,因为他们想要做神父,而且有非常超性的理由。他们知道弃绝万事,绝非信口之言。
相反地,应像忠信的仆人那样勇于冒险。弥撒福音中记述了耶稣讲的“塔冷通的比喻”,家主在远行前将自己的财产托付给他的仆人,要他们用以赚取更多的利息(玛廿五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