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还有一种人,他们把信仰封闭在个人与耶稣纯粹的内心关系中,废除祂那能改变世界和历史的使命。教宗总结道:我们基督徒相信耶稣的天主;我们的渴望就是要体验祂爱的奥迹并在其中成长。
教宗鼓励道:历史始於今日,在於明天,一笔一划都取决於天主的恩宠和你们每个人的责任。从过去的错误汲取教训,便可开启新的生命篇章。教宗最後总结道:唯有天主的力量,天主的慈悲能医治创伤。
教宗表示:基督徒的合一不是一种‘倒退’的大公运动,不是让某些人背离自己的信仰历史;合一也不容许我们劝人改变宗教,这样做反而有害於大公行程。
天主来到我们的历史中,在每天的今天和我们的生命中建立祂的统治权。在那里,在那个以信德和谦卑接纳这统治权的地方,爱、喜乐与和平就能发芽成长。
这也对国家未来蒙上阴影,因为不同种族之间的民主与和谐化进程都把罗兴亚人排斥在外,缅甸官方把他们视为非法移民,即使他们在若开邦(当时叫阿拉干)生活的历史已经十分久远。现在有超过一百万罗兴人生活在若开邦。
对死亡的恐惧程度远超洪水猛兽,这种怕死情结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再看看耶稣的死亡与复活。
亚巴郎的历史就是一个例子,但《圣经》中处处可见朝圣者和旅客的故事。如果我们不理解远方地平线吸引我们抵达那里的魅力,我们就尚未成熟。在现世的旅途中,人从不孤独。
教宗继续说:历史的确是一份宝贵的经验遗产,应当被保存和用以推动我们走向未来。否则,它将成为一个博物馆,有趣而值得参观,却无法提供给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与勇气。
这不是童话,不是我们应该从古代历史书中寻找的故事,而是我们每天可以在报纸上读到的事。这事也发生在今天,尤其是那些负有责任管理人民财富而非自身财富的人。对於自己的财富没有人会腐败,只会保护它。
这个教会能以服事穷人,尤其是边远地区和部族团体的历史而引以为豪。教宗鼓励他们透过每日的各项使徒工作继续这项服务,尤其要关怀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