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生活在人间的主耶稣知道我们人的有限和困难,祂给了我们后代的人一个更简易、更直接地“接到祂”、以及圣母玛利亚和圣若瑟的方法:“凡你们对我最小的兄弟(姊妹)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25:40
因此,上主,我们随同天使及诸位圣人同声赞颂祢,不停地欢呼:领主咏参玛二八,20主说: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领圣体后经上主,我们恳求祢,使我们奉献和领受的神圣祭献,充满我们的生命。
(玛25:40)天主教会历来有荣主爱人的优良传统,神长教友谨遵教诲,施行爱德,使四旬期过得颇有意义。
教宗方济各提醒神父,修女和教友不要藏在自己的安乐窝,不要呆在自己的“舒服区”,而要牢记自己蒙召传福音的使命,走进社会和人群,将主耶稣和他的福音带给所有人群,“去,把每个人都请来赴宴吧”(玛22:9)。
(撒上17:47)走笔至此,不禁想起了一桩遥远的笔墨官司。关于魏颗得胜擒敌的事,在哲学家王充看来,完全是由他的命运决定的。他说魏颗本来就有得胜擒敌的命,又加上怪老头的意外帮助,这也是他命中注定的。
玛珊戴斯修女(Mercedes)就是转移这种能量最好的范例。有一次她来做谘商的时候,她全身的肌肉都崩得紧紧地,拉得直直地。
基督的道路导入生命,它和导入丧亡的道路正好相反(玛7:13)。福音中两条道路的比喻是教会常讲的教理。这表示伦理的抉择为我们的得救很重要。
他是我们的安息(参阅玛11:28-29)。
天主的国是耶稣在玛窦福音中讲述的大部分内容,耶稣来到人间目的就是为人类带来天主的爱,带来和建设天主的国(奉行天主旨意,爱天主、爱人如己的精神国度)。他的苦难圣死与复活都是为了这个目的作证。
正如主耶稣向德肋撒姆姆指出的痛心现况:许多神父、修女为富人服务,而为我的穷人服务的,一个也没有!乡村教会的牧灵与福传应该如何进行?出路何在?我们访问了在乡村堂区服务的田小庭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