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完苦路,进入玄义玫瑰大殿,圣殿气势磅礴,十分壮观,祭台背景是彩塑的加尔瓦略山图案,圣体柜在山旁,白色大理石祭台下是彩塑的达芬奇的《最后晚餐》,顶部是彩绘有三把剑刺入圣母圣心的图案,大堂内音响、灯光颇为先进
教宗指出,这悲剧一直持续到加尔瓦略山,甚至持续到耶稣复活後:经师和法利塞人收买看守坟墓的士兵,要他们谎称耶稣的屍体是在他们睡着後被祂的门徒乘机偷走的。
常常怀有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极端自私心态,对邻人、穷人的灾难疾苦,毫无同情怜悯和实际救助,能算是把心放好了吗?自己究竟在尽力帮助他人方面做了多少?各人皆心知肚明、十分清楚!
画家卡拉瓦乔在画中描绘的玛窦带着一种不信任的目光:他紧握金钱斜视,一只眼睛看向天主,另一只眼睛看向钱币,愁眉不展;另一侧却是耶稣慈悲的目光,极其慈爱。
而圣堂前的长楼梯则代表着「天上耶路撒冷」及「苦路」的意思,加上圣堂内简朴的砖墙及粗糙的木十字架,代表带领信友走向「加尔瓦略山」的道路。弥撒中有六位教友领受坚振圣事。
由于空间有限,限制了医院的扩展,至一九零八年,修会在跑马地的加尔瓦略山会院开设分院。
接着又去亚西西朝拜圣五伤方济各圣墓大殿;去劳雷托圣母大殿教堂及会院之“博俊古辣”小圣堂;去威尼斯圣马尔谷大教堂及帕多瓦、都灵等处的一些圣堂。
山路盘旋曲折,部分路段异常陡峭,因而,徒步前行确是艰苦,确能体会到吾主耶稣当年背十字架上加尔瓦略山是多么的辛苦、艰难。站在第十四处向高处望去,古色古香的圣母堂尽现眼前。
去年,二零零八年八月十五日瞻礼当天,教宗在冈道尔夫堡圣多玛斯堂举行弥撒时,讲道中提到圣母说:“天主在她身上取了人性,而她的心灵在加尔瓦略山曾遭到一把利剑刺透的那位,率先以独特的方式参与了这项我们众生都期待的改变
迎接教宗到访的除了罗马大修院的师生外,还有罗马教区代理主教瓦立尼枢机主教和大修院院长塔尼蒙席。教宗在这个机会中为罗马教区的修生们上了一堂圣经颂祷的课,内容是若望福音中有关葡萄树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