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上主命令以色列人出征米德杨,是为了报复米德杨人曾引诱以色列人拜偶像、行淫乱的罪行(参见户25章的“培敖尔事件”),特别是米德杨女子受了术士巴郎的指引,故意陷害以色列人,使他们违背盟约。
天主听了他们的祈求,以色列大胜,并将那地命名为曷尔玛(意为“毁灭”)作为记号(21:2–3)。2.问:以色列人又为何再次抱怨?结果如何?
公元4世纪的一个传说称,一位名叫图尔斯·玛尔定的异教罗马士兵,碰到了一个冻得发抖的乞丐,就把自己的军用斗篷的一部分分给了他。那天晚上,他梦见了身披斗篷的耶稣。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3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时,邀请众人向天主祈求圣召,求祂派遣一心向主的神父修女,使他们免于眷恋虚荣、权势和金钱。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17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强调,为了找到慈悲,我们必须宽恕他人。这是将我们引向内心平安与世界和平的道路。
教宗方济各致函世界主教会议秘书长巴尔迪塞里(LorenzoBaldisseri)枢机,解释他任命法贝内主教的原因说:世界主教会议秘书处能够促进全体主教与罗马主教的集体领导,而此举是为了更清楚地彰显世界主教会议秘书处在这方面的卓越贡献
在圣周来临之际,教宗的思想落到加尔瓦略山和牺牲奉献了生命的真人真天主。他说:基督把人的全部痛苦总归于自己身上,使它被作为爱的天主救赎。只有基督能为无辜痛苦的绊脚石赋予意义。
当时,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巴尔多禄茂一世也在场。教宗说:世界无法给予真正的和平,只有耶稣能赐给我们,虽然今天的人继续遭受严重创伤,但和平依然会再次出现。
天主岂不是号称厄玛努尔-天主既然时时刻刻与我们同在,为什么非要要求祂穿行家中?只求无病无灾符合基督的旨意吗?4、祷词后边的附加条件到底何人所写?为什么不许中止或提出疑问?此人有权利许诺天主必会实行吗?
圣座新闻室主任隆巴尔迪神父对此评论说:答:我们都知道,教宗追求相遇,经常谈到相遇的文化。教宗说,人若诚心愿意接纳和理解他人,认为相遇能丰富彼此,让人进步,获得更丰富的精神和宗教价值,他就会与他人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