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能聆听,首先需要的是静默,一种深度和内心的静默”,也是在祈祷中的静默。然而,我们经常看到的则是“充满噪音的生活模式”。
门徒班的教友用自己现身说法的方式,分享走出去的艰难历程,把自身获得的恩宠与喜乐讲述给大家,其中也包括了心酸和泪水,从而激励教友们为天主奉献自己。
我是一名领洗十多年的教友,不曾为主做过什么。回想过去的时光,实在愧对于主。现将我的一点亲身体验分享给大家,也算为主作一次福传见证。我是一名80后的上班族,每天除了照顾5岁的儿子就是工作。
天主走向人群就如孩子最大的渴望不是得到父母的礼物,而是和自己的父母每天生活在一起,同样的,我们人内心最大的渴望是看到天主,和天主生活在一起。
就在那个世代,天主圣神吹拂着一阵阵热衷于精神革新的风,产生了多位杰出的圣人,其中之一便是孜孜不倦宣扬敬礼耶稣和圣母圣心的使徒圣若望·厄德。
也就是说,真正的信德,必定带出感恩之心;而不感恩的信仰,是表面化、缺乏深度的。四、教父训导的亮光圣巴西略说:“感谢是灵魂对天主爱的回响。”
传教并没有成为过去,而是很现实的、每一名基督徒都蒙召投身传教事业:所以教宗方济各总是叮嘱我们教会要走出去,也就是说是传教的教会。
她对天主充满热诚,渴望把全世界的人都燃烧起来。这一宏愿,终于在1860年由她的追随者实现。1941年,圣嘉诺撒玛大肋纳教宗列为真福;1988年被册封为普世教会圣人。
因此,我们必须走出自我,走向耶稣、有怜悯的情怀和举动,要在天主面前作出重大决定。当天礼仪选读的《若望福音》记述了耶稣对群众说的话语,“到我这里来的,我必不把他抛弃于外”(六37)。
由祈祷开始,先后讲了与天主建立关系、与基督做知心朋友,努力实践爱德等内容。他的讲道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且极富感染力,因此也吸引了众多的慕道者纷纷前来圣堂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