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前时间的年轮又转到整整300年前,1716年又一批天主教方济各会传教士在天主爱的催迫下远渡重洋背井离乡,只为了基督的福音,把自己的尘世生命全部奉献在这片土地上。
晚上,便自己一个人在圣体面前祈祷!这样的服务换来了老人们的笑容和自己满满的幸福感,也让她感觉到了生活的意义,重新领悟了生命的价值。一天晚上,当她独自一人陪伴圣体时对天主说:主啊!你觉得我还能做点什么?
因为儿子的顽疾和智力上的欠缺,生活完全靠母亲照顾,陈润华难以想象自己百年之后儿子会陷入怎样的困境。她不止一次向主祈祷说:主,求你先收了我的儿子,再收我去吧,让我来照顾他的临终。
那句圣经章节我依然记得很清晰,是在路加福音的十四章26~27节:“如果谁来就我,而不舍弃自己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不能做我的门徒。
相比于那些不知道在等待谁,甚至没有未来,没有所要等待的人,这十位童女是有希望的人,因为她们知道自己在等待“新郎”,等待参与喜乐的婚宴。那些没有希望的人,不知道生命中在等待谁的人,只有面对未来的茫然。
在圣洗圣事中,我们把自己献给基督,他把我们接受到他内,好使我们不再为我们而生活,而是因着他而在他内与他一起生活;好使我们与他一起生活,并为他人而生活。
今天,我们需要回顾自己所走过的信仰生活,认出在我们艰难时、失败时、无望时,哪一位“陌生人”走近了我们、陪伴我们、鼓励我们、指导我们、帮助我们?
他讲述说:“在修道院时,我听到内心有一个更深层的声音,指引我走向一条我自己有时也不明白的道路。有些时候我想放弃,但天主一直在我身边。最终这是一段恩宠的旅程。
他们虽然热情,但是又十分忐忑,担心因自己做得不好或自身疏忽的缘故把小羊吓走。
1997年时,宋玛利亚的母亲觉得时机成熟了,就邀请她领洗,这时的宋玛利亚通过参与弥撒以及听神父和母亲的讲解,对天主教的信仰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体会,所以在听到母亲这样说时,自己也非常愿意,于是当时的西堂本堂庞神父在西堂给宋玛利亚付了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