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罗马并未使耶路撒冷黯然失色,圣地确实神圣,是天主降生成人这救恩事件实现的场所,教会历史的轴心和发源地,人类整个救恩史都围绕着这轴心运转。
耶稣的谦卑总能打动我们,祂俯身医治人类的创伤,照料所有人的创伤并使其痊愈!但是有时候,我们深深地被我们时代的悲剧性事件和创伤所触动,特别是中东地区不断出现的冲突。
我认为,我们必须反躬自问的是:人类对大自然不分青红皂白地任意利用,不是在自我毁灭吗?这个关乎集体良知的问题留给世人去思考。
重新选择跟随耶稣,因为耶稣基督是人类的救主,普世的君王,是我们信德的创始者和完成者。(希12:2)愿主的恩宠时常伴随我们的信仰和福传的每一步路。
只有凭着促进公益的慷慨努力,才能战胜困难,取得能使人类怀有喜乐希望的积极成果。教宗要求基督信徒、其他宗教的信徒和所有善心人士,将社会的前途挂在心头。
天主的唯一渴望是拯救人类,但问题在于人总是想自己立定得救的规定。教宗的弥撒讲道从当天的福音章节出发。福音记载,耶稣因受到自己本乡人的反对,以及众城转身不顾他的讯息,进而宣泄他的满腔不悦。
当人体认并接纳人类理解的限度,就能按照良心自由进行科学研究。透过这种研究方式能达到一个雄心壮志的目标,即以文化为媒介修补福音和当代思潮的裂痕。
教会藉着所有领洗者的善行,必须成为天主爱人类那不可见的爱的可见图像,如同基督那样,因为是人,便利用祂的人性宣讲并实践祂作为天主的救恩计划。
教宗在念经前的讲话中指出,「耶稣圣婴与祂的母亲玛利亚和大圣若瑟构成一个简单却光芒万丈的家庭图像」,那是「慈悲之光,是照耀普世的救恩之光,照耀每个人、人类家庭和每个家庭的真理之光」。
教宗谴责丢弃文化,称这文化不放过任何受造物及受造的人类,甚至连天主也不放过,最终导致暴力和死亡。教宗以不久前在巴黎发生的惨案为例,指出遭受暴力的人不仅不被视为有同等尊严的弟兄姐妹,反而被当作物品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