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历史也是天主显现的场所。旧约圣经也体现了这一点,特别是以色列人的信仰历史。在那个过程中,信德与行动联系在一起,而天主指的是把以色列民族从埃及奴役中解救出来的那一位。
促成反生命的阴谋因素之一,是人们失掉了对天主的意识和信仰。因为不信创造者天主,人不再尊重生命为天主的宝贵礼物,而看生命是自己的所有物,有权操纵它,随心所欲的处置它!
我劝他说:“你要依靠天主,靠你自己的本性是不够的,主说‘人不单靠饼生活,也靠天主口中的圣言’,你依靠天主才能把自己的心变成喜乐的心,天主才会降福你。”
教宗表示,并非经常出入天主圣殿的人就必然懂得爱近人。慈悲,那源自天主的慈悲,指的是心生怜悯,而非某种模糊的情感。
接着给大家讲天主的存在和十诫。当讲十诫的时候,有位老人坐不住了,她控诉到:信了教就比别人好吗?还不是照样骂人、说人家长道人家短……天主怎么不罚她?她还照样过得比别人好。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2017年元月1日天主之母节主持弥撒後,於中午时分在宗座大楼书房窗口带领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诵念三钟经。
3.看,一位贞女,将怀孕生子,人将称他的名字为厄玛奴耳,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人若想获救,必须与天主同在,否则,其他一切等于零。二、从吾主耶稣降生的时间节点看天主救人的良苦用心。
教宗首先强调,弥撒是最卓越的祈祷,它是最隆重也是最具体的,因为它是我们藉着天主圣言、耶稣圣体圣血与天主爱的相遇。然而,我们有必要回答这个问题:什麽是祈祷?首先,祈祷是对话,是人与天主的关系。
唯一能使我们在正途上向前迈进的是「源自信仰的智慧」,「那些信赖天主的父母和祖父母眼中闪烁的就是这份智慧」。
时常、不断的祈祷是指在专门抽出时间作个人或集体祈祷外,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存想天主,每做一件事心中有天主。不停留在一个有罪的思想上,经常自省痛悔。留心听从天主的声音,时刻准备着去实行他的意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