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是在胡希市重建一座旧教堂时,发现这具身穿东正教教士袍的男尸。据当地《真理报》报道,根据文献记录,这具尸体可能就是19世纪在该教堂服务过的哈久教士。
所谓灵命,我个人认为就是灵魂的生命。也许有人会说灵魂还有什么生命呢?记得有一个名人这样说:一个没有生活目的和信仰的人,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一台没有马达的机器,一盏没有钨丝的灯泡。
从我记事起,印象最深的就是教堂,那时我们家住的地方与教堂仅一墙之隔,因此教堂成了儿时最好的去处。我们兄弟姊妹均在教会的氛围中长大,童年的启蒙就是在天主的甘甜话语中。
现代的文明“在疾病和年老面前感到困窘”,对它的改革必须从年长者能给予的“脆弱的教导”做起。这种改革已必不可少,因为“将老年边缘化侵害到生命的每个季节”。
然而,正是在空旷无际且干旱的荒野中,“上主的光荣显露出来”。这对于人类的期盼是一个惊喜,也是值得领会的一个美好讯息,因为上主看重微小和卑微的事物,要求我们内心贫穷,不骄傲,“一如荒野是贫瘠的那样”。
我总是回答说,埃及没有宗教迫害,我严正拒绝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来描述我们国家的情况”。
他说,“作为罗马主教,我愿意重申,对我们天主教徒而言,对话的目的是在合法的多元性中圆满共融,而不是单调的统一,更不是融合对方”。
他在弥撒讲道中对死亡奥迹作了反思,并邀请参与弥撒的信友向天主祈求三个恩宠:死在教会内;死在希望中,以及死后能留下基督信仰见证的恩宠。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讲述达味王的死亡,他一生为他的子民服务。
编者按:在西安教区博爱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小小年纪便遭遇种种不幸,或智力障碍,或语言障碍,或运动障碍,给孩子们带来了生活的不便和入学的困难,然而,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在他们身边有一群对他们关怀备至
当天的读经描述了初期信徒共同生活的状况;福音则讲述了耶稣和犹太首领尼苛德摩关于藉水和圣神重生的对话。教宗从耶稣与尼苛德摩的对话谈起,精辟地指出:初期信徒一心一意的原因是他们藉着圣神获得了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