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正在学习要理的慕道者向亚洲新闻通讯社表示,“我正准备领受基督信仰入门三件圣事。为此,我在认真地反省基督的苦难,以便迎接复活瞻礼”。
教宗感谢他们为最贫困和弱势者所做的一切,并向「在世界各地生活及工作的所有方济各会弟兄们」致意。他们都「蒙召成为微末」,正如圣方济各表明的意愿,按照舍弃所有世间财富的逻辑,全然奉献於天主。
天主教教育和教会对受排斥者的关注。这是印度主教团昨天2月8日展开的两年一次大会讨论的主题。
小组成员强调向听障者福传,并发展天主教的手语。弥撒由陈志明副主教主礼,小组神师林祖明副主教,以及其他服务聋人小组的神父等共祭,约一百人参礼。
当天礼仪的两篇读经记述天使传报三松和洗者若翰的诞生,他们的母亲分别是不孕和年迈的妇女(参阅:民十三2-25;路一5-25)。在她们的年代,不孕是个耻辱,生育子女则是天主的恩宠和赏赐。
若另娶他人,原女婢仍应享有食物、衣服和夫妻之爱。若失去这些权利,她可以自由离去,不需赎金。此段保障弱势妇女,是古代律法对人性尊严的肯定。
在讲道中,沈主教启发大家关注圣母在加纳婚宴中所彰显的美德——对天主的全然信赖,对基督的顺服依靠,对他人的热心关爱。
当天选自《宗徒大事录》的第一篇读经记述圣保禄宗徒从僵硬的迫害者成为温良和耐心的福音宣讲者。扫禄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斯德望被人用石头砸死的时候。那时他还是个孩子,僵硬而理想主义,对法律的僵硬深信不疑。
舍夫丘克总主教指出:「乌克兰现在有将近2百万名被迫抛弃家园的难民和流离失所者。因此我呼吁每一个信友家庭在今年圣诞夜接待一个流离失所的家庭。
教宗继续说,这是耶稣交给祂的门徒的任务,如果门徒停滞不前,不出去,不把自己在圣洗圣事中所领受的给予他人,就不是真正的耶稣门徒。他缺少使命精神,缺乏走出自我、把好东西带给他人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