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参与编辑《马相伯集》,在马相伯的文集中读过这四人的像传,我马上告诉马爱德所长,这四篇小传,并非夏鼎彝所作,而是一位更重要的民国人物马相伯撰写的。
你读过《圣咏集》吗?你能感觉那些祈祷的诗歌之后那颗感情丰富而真实的血肉之心吗?你会被触动吗?痛苦的时候,怎能不呻吟?喜乐的时候,怎能不手舞足蹈?憎恨的时候,怎能不诅咒?悔恨的时候,怎能不心痛?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孔子“之乎者也”了大半天,就是说:你要将你的心志凝聚为一,不仅用耳朵去听而要用心灵去体验;不仅用你自己的心灵去体验,而且要服从“气”的引导。
的确,有时我们会感到生命我们活着没意义:我们感到自己无用、信心不足,就像那些在集市里等待被雇佣的工人。但时光流逝,生命匆匆而过,我们却未感觉被认可或欣赏。
朱神父每天弥撒后讲道,紧扣主题,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事例生动活泼。三小时的精彩讲道,深深地感染吸引广大教友们。时逢风雪天气,教友们依然按时进堂,认真听讲,每天大约有二三百教内外人参加。
8点,弥撒由本堂区的张振华、薛建刚、朱才龙三位神父共祭,本堂薛神父主礼,在弥撒讲道中薛神父对照当天的福音邀请大家向诸圣看齐,努力成为今天福音中耶稣所祝福的人,即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基督的缘故遭受辱骂
弥撒讲道中,陈副主教讲述了庆祝光荣十字圣架的由来。圣十字架瞻礼有着非常古老的历史,十字架曾是羞辱的刑具,现在却成为我们信仰的标记。
这是教宗方济各5月17日清晨在圣玛尔大之家的弥撒讲道中指出的要点。教宗方济各在弥撒讲道中回顾了伯多禄和耶稣会晤的经过,谈到门徒的怀疑和软弱之处。
圣伯多禄堂总铎姚景星神父在讲道时讲到:“我们的教宗是一位伟大的教宗。他谦卑,有圣德,常称自己是仆人的仆人。他在世时曾致力于各宗教之间的对话,合一,也为世界和平而奔波。
8点45分,一首《狼山圣母歌》开始了当日的弥撒,礼仪由教区沈斌主教主礼,陆惠伯神父在弥撒中讲道。陆神父在讲道中劝勉教友们要时时效法圣母的德表,做圣母的好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