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教宗强调:“和平与国际性的稳定,只能在团结与合作的全球伦理的基础上实现,为塑造今天和明天整个人类大家庭相互依存和共同承担责任的未来而服务。”
生命的伦理变成全球性的议题:我们打算彼此日渐疏离,以求自保,或者大家共有的脆弱令我们变得更有人情味?我们必须回应这个问题,并且此时此刻就这么做,也就是要自问:人类是否依然肩负共同的责任?”
为了能更好地回应这些道德-伦理原则,图尔克森枢机吁请大家“首先要重新思考健康的概念,著重于‘整体健康’”。
他补充说,生态皈依涉及到“尊重人的伦理”,这将有助于增强港口工作人员的福祉。
塞梅拉罗枢机说:「守护者是一个与这些工具拥有亲密关系的人,而且从伦理纲领的角度来看,守护者与这些工具的关系格外恰当。」与此同时,推动阿库蒂斯的列圣品案是当务之急。这需要承认由他代祷而成的奇迹。
这本新书由梵蒂冈书局出版社(LEV)发行,总共88页,涵盖了与临终有关的重大伦理议题,如:安乐死、协助自杀、舒缓治疗和遗体火化。本书于今年7月初问世,多家媒体近日报道称,这些会是圣座的若干“开放”。
他继续求学,在罗马宗座慈幼大学获得神学学位、在罗马亚丰索学院获得伦理硕士学位。他于1987年7月14日晋铎,其铎职深深根植于牧灵关怀和学术研究。
1994年8月1日至9月10日,率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代表团一行18人赴香港参加了为期40天的伦理神学交流活动。
在这里我们读到,天主创造宇宙和一切生物後,造了祂的杰作,即按祂自己的肖像而造的人,《创世纪》写道:就是照天主的肖像造了人:造了一男一女(创一27)。
也正是借着诺厄讨天主喜悦,人类才可以在今世存活,世上的一切生物才会延续到今天。诺厄为什么如此讨天主喜欢呢?他又做了些什么呢?仔细阅读创世纪诺厄时代洪水灭世的章节,答案就会十分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