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若缺乏基督徒的见证,他就会这样做。当这个基督徒是一位神父、一位主教或教宗时,将更糟糕。可是,基督徒为什么会糟糕到把钥匙装入口袋、将人拒之门外呢?
维尔切利的总主教马赛罗尼在发言中指出,没有任何一种缺乏见证的圣召教育,“基督信仰团体越是知道同基督的话作对照,便越活跃,珍重从内心皈依的价值,因为,在家长、教育者、司铎当中永远不该缺乏做希望的播种者的喜乐
我不需要你的知识,才干,有否修养、德行,我也甚不介意;如果我把这几样给你些许,你自私的爱,必以为自己了不起,所以,你现在缺乏这些,不必耿耿于怀。
「今日并不缺乏那些支持弱小者生命的科学知识和科技工具,很多时候所缺乏的是人性。善行不是正确地应用伦理学问,而是为弱小者的真正益处着想。医生和所有医护人员绝不可忽略将科学、科技和人性相连结。」
胆怯与其说是缺乏勇气,不如说是「缺乏信德」。人们对天主的畏惧源自对祂的错误印象,如同亚当和厄娃那样,误以为天主「总是剥夺而非给予」。
这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我仍然心存担忧,担心我们会由此变得越来越肤浅,越来越注重外在,而变得缺乏内在,缺乏灵性的生命。
我一向认为,当今社会缺乏敬畏,追根究底,是因为缺乏信仰。内心没有信仰,便失去了敬畏之心。法律只能约束人的外在行为,信仰却能规范人心。
教宗说:「情势的不确定和各方的缺乏了解继续造成不安,基本权力受到限制,导致衆多人的离乡背井。爲此,我呼求天主的帮助,并呼吁所有相关人士基於正义与承认所有人的权利,加倍努力促成稳定的和平」。
所以,比喻中的那位客人缺少的不只是华丽的礼服,他缺乏的是对主人的诚心,更缺乏对主人那份热情邀请的积极回应。
今天在教会内也有逐渐蔓延的俗化现象,这种现象足以使对圣体的敬礼成为形式和空洞的行为,在举行和参与弥撒圣祭时,缺乏心灵的参与,缺乏礼仪的崇拜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