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凭着本能追求愉悦,拒绝苦作。所以当他或她遭逢不幸时,总先问天诘地,责难命运。
在村里,谁家的盆坏了,他给焊,谁家的农具坏了,他给修,他从不拒绝别人的求助。后来他收养了一位无家可归的孤身老人达二十年之久,并尊为义父,我们都称他为拜爷。父亲的榜样在村里有口皆碑。
教宗解释道,「对基督徒而言,威能和力量指的是十字架的威能和耶稣爱的力量:这份爱始终坚定完整,即使被拒绝依然如此」;当耶稣为人类全然献出自己的生命时,这份爱完全展露出来。
责任感和清醒的意识:责任感帮助我们忠于职守,不负众望,清醒的意识有助于我们拒绝轻浮和虚夸的生活作风,以天主的眼光来看世界。
朝圣地是宽恕之家,在那里每个人都能与天父的温柔相遇;祂仁慈对待众人,不拒绝任何一个人。教宗说:谁若走近告解亭,那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罪感到懊悔:他後悔自己犯了罪。他感到需要走近告解亭。
以色列王阿哈布看好了一座毗邻王宫的葡萄园,但园主纳波特却拒绝让出土地,因为在当时土地拥有权被视为不能剥夺的权利。国王的妻子依则贝耳为了满足国王的占有欲,下令发动诬陷纳波特的公众运动,最终将纳波特处死。
他因拒绝组成效忠当局而非教宗的国家教会,惨遭酷刑,1949年死於监狱中。
他说:当前迫切需要我们在个人、国家和国际交往中拒绝固执的立场和单方面的视角,因为这种态度使得谈判难以达成共识,合作的努力不见成效。
因此我们要明白,为所爱的人受苦受伤是爱的途径和必要的表达方式,要爱得彻底必不能拒绝牺牲和受伤害。聆听随后,堂区组织了电影《耶稣受难记》观摩活动,教内外朋友们在重温耶稣受难的经验中接受了爱的洗礼。
那些带着罪、不悔改的灵魂被拒绝到天国门外的一刹那,绝对是一生中最为恐惧的时刻吧!哭泣已经没有用,等待的就是无尽的丧亡,不会再有任何怜悯和安慰,与天主永远分开,再不能相见,何其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