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区婚姻与家庭牧民委员会献祭恭迎圣女小德兰父母马丁夫妇圣髑,主礼杨鸣章副主教称,成圣不是一个人的事,信徒家庭的德行与见证,也能够鼓励其他家庭成圣。
此次集体婚礼是堂区首次举办,主要是为那些由于环境的影响,结婚多年却未领受过婚配圣事的夫妻,为他们特别的补领婚配圣事;其他还有近几年新领洗的教友,他们也是为补领婚配圣事;也有结婚多年的夫妻,他们愿意再一次的重发婚姻誓约
此外,同居者更注重个人的利益和个性,一旦生活出现有损自己利益和不符合自己要求的因素时,更容易对对方产生失望和不满,因为他(她)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不像正式婚姻中夫妻的“同甘共苦,齐心协力”。
他们向教会提出申请,并且也学习了解了教会基本的婚姻道理。婚礼中,新郎和新娘在天主和教会及双方父母、同事、朋友面前,庄重虔诚地求主祝福他们的婚姻,并许诺从今以后互爱互助,终生持守不渝。
最后,徐立波神父对婚联组工作提出要求与希望说,“现在教区的大量大龄未婚青年迫在眉睫地需要解决婚姻问题,年轻一代的婚姻是否幸福直接关系到教会下一代的人生与信仰,婚联工作不只是拉拉线,登登记的事,而需要每一位婚联员的辛勤付出
教区献身生活年专责小组为该些活动举行揭幕礼,邀请全港各大男女修会出席在基督君王小堂举行的讲座,有逾二百位修道人出席。
我们在国际传教中心主办和组织各种面向世界各地师资人员、主教、司铎、修会会士、神学家的讲座。此外,还专门为各大洲地方教会举办专题进修培育周活动。
他续说,他探访私立高中时,会聚集四年级学生或到课室,主持讲座探讨圣召。他亦会回答学生有关铎职和信仰的提问。神父说,他会安排在学期末探访学校,因为在学期初的时候,“学生或会容易忘记我对他们说的话”。
牛神父说:“在传信大学,传教学又分为三个方面:传教神学、教理讲座(牧灵)、宗教对话,我选修的是教理讲座和牧灵,主要学习的是中国的传教史、儒家思想以及印度教等亚洲宗教文化方面的内容。”
叶教授于讲座中分享有关“尼西亚信经”于历史上的不同版本,亦讲述到“尼西亚信经”与“使徒信经”(宗徒信经)的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