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教会也现代化了:礼仪改革、重视圣经、平信徒积极参与教会活动等,表面上看来和国外基本上一样,梵二公会议上的邀请已经被中国各教区的神长教友们听到、接受、并付诸实施。
一、犹主亲牧梵二大公会议后,圣神带领教会开始了她永葆生命活力的革新、交谈与福传的事工。教会秉承基督的命令,回应时代的要求,从而谋求一条属神的更新之路。
她经常出没于小镇的大街小巷,参加各种政府会议,写各类新闻、人物故事、影评、音乐专题等,基本上一个人包揽了整个报纸。
上世纪后期的梵二会议(1962-1965)再次给逐渐衰弱的传教行动注入了丰富的生命力,普世基督信徒的传教意识再次被唤醒。一时间,在基督徒世界再次兴起了一股强烈的传教热。
其中包括2000的千禧年、2012-2013的信德年、2015-2016的慈悲禧年,以及最近就一些教会生活中的重要议题所召开的主教会议。
前者是在宗徒时代,“由宗徒之长圣伯多禄坐镇”制定的,“而后者也有很大的权威性,它是最初两届大公会议(325)及(381)的成果。它至今仍为东西方各大教会所共用。”
堂区的活力需要更新,好让堂区能按照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文献及其后的教会训导,重新发现每位受了洗的信友作为耶稣的门徒及福传者的召叫。
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总铎区的调整,我也计划每年举行教区本堂神父的述职会议等等。总之,教区原来既有的制度,行之有效的就保留,需要改变的就调整,过时的就废除,以前没有但现在需要的,就制订。
2005年新教宗(本笃十六)当选,11月召开世界主教会议。教宗命我去参加,会议中有休息的周末。我约了教宗(本笃十六)去看他,私下有半个小时的谈话时间。
以及和香港学者们的对话,能够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达到共识,或者交换彼此的看法,这样有利于我们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了解国情、适应国情,如此,宗教可以在我们国家的发展中更有效地发挥正功能、正能量,从这方面来讲,此次会议的社会影响或者社会效果都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