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耶稣在法利塞人家中吃饭时讲了两个简短的比喻,指出我们生活中应有的两种“基本”态度:即“谦卑和慷慨无私”。第一个比喻是针对受邀赴宴的人,耶稣敦促他们不要争选首席,而是应去坐末席。
路加福音记载说,“应爱你们的仇人,善待恼恨你们的人;应祝福诅咒你们的人,为毁谤你们的人祈祷。有人打你的面颊,也把另一面转给他”。教宗问道,上主真的在要求我们做不可能、甚至不公道的事吗?”
这些外在的东西,自然应准备好,但更重要是内心的准备,使我们的内心圣洁无瑕,像小孩子一样,纯洁无邪,迎接救主的来临。
当然不是,也应如过春节一样除旧更新,更加妥当准备身心,迎接主基督的复活!因此,我认为二者不仅不矛盾,而且应该把两个节日很好地结合起来一起庆祝,让我们的身心都获得益处。
此外,也应总是将圣神放在首位,好能成为天主的人。教宗表示,“如果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就会一事无成”。应“从上主那里吸取喜乐”,看到“司铎生活永不衰落的美”。
亦即:父母在世时,当尽礼奉侍;父母死后,要尽礼安葬,祭祀也要务求合乎礼节。所以,应该可知这慎终追远的对象主要应为自己的父母亲友恩人及所有先祖先宗。实际上,慎终追远亦属于孝的一部分。
圣经经文米该亚六6-8「我要到上主那里,叩拜至高者天主,应进献什么?应进献全燔祭,还是应进献一岁的牛犊?上主岂喜悦万千的公羊,或万道河流的油﹖为了我的过犯,我应否献上我的长子?
赛后,教友们纷纷表示,今后应多举办这样的活动。为此,本堂区已拟定初步计划:每年定期举办此类活动,并且其规模会逐渐扩大、正规化,使之为福传工作带来活力。
弥撒由侯应荣神父主持,共有10位候洗者在礼仪中领受了入门圣事,这些慕道者均经过了慕道班的教理培训和圣经学习,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加入教会大家庭。约500名教友参与了弥撒,与基督一起逾越。
武神父主讲的内容有:祈祷应有的精神,祈祷的功效,祈祷生活,方济格的祈祷,现代人的天主经,什么是避静?厄利亚与天主相遇,下会的重要性等。武神父为期三天的下会讲道,使广大教友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