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在讲道中说到,“当我们面对十字架时,能够在纠结中战胜自我,而不断升华我们的生命,使我们信仰永恒,灵性的生命成长,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因着十字架的救恩、十字架的生命伴随我们自己,用这永恒的爱滋养自己的生命
教育无疑有助于女性升华、提高自己”。“非洲修女们应重新发现自己在地方和普世教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宝贵作用”。最后,兰多修女强调“我相信,应该与时俱进地重新反思各修会的神恩。
但信友依然有机会为自己或亡者得到全大赦,条件是诵念《信经》、《天主经》、为教宗的意向祈祷,并在参加敬礼策肋定五世的仪式的前后八天内或是在他的遗体前祈祷片刻后,妥善地办告解、领圣体。
枢机说:“我看见人们离开自己的家,告诉我很多人在宗教场所避难。他们的生活、睡觉、吃饭都在基督徒团体里解决。⋯⋯他们完全不愿意回自己家去,因为他们的房舍早就在战争中受损,一点也不安全,恐怕随时会倒塌。”
遇见耶稣后,我们回到日常生活中,深知自己找到了众所期待的宝藏。教宗指出,”福音今天也受人期待。当今的人与每个时代的人一样,都需要福音“。
小吴答:"你借我的《四福音》写到,耶稣说:‘人纵然赚得全世界,而赔上自己的灵魂,为他又有什么益处?人还能拿什么作为自己灵魂的代价?’"
但是,当他们的亲人患病卧床,呼儿唤女时,修道的儿女们却未必能听到自己父母的呼唤,也未必能陪伴在父母的身边。在一次参加晋铎典礼的弥撒后,我问一位乡下女教友:“你愿意把自己的儿子献出来做神父吗?”
教宗请大家迎接耶稣到自己的内心深处,使每一个人都能够获得天主的更多的爱,正如童贞圣母玛利亚将降生为人的圣言默存在自己心中。
老人曾告诉他的儿女们,三天后圣母定来接自己。果然三天后,老人安息主怀。此事对儿女们触动很大,因亡者虽与老教友党氏结婚时领洗,但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只空有信仰。所以几个女儿嫁与外教,儿子娶教外女子。
我们爱不爱人,却是完全由我们自己决定,我们可以信耶稣基督是天主,但对人类的苦难完全无动于衷,这种信仰绝对不可能是耶稣基督心目中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