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幸福课题,《号角报》记者谈到,许多人夸耀自己多少知道幸福的秘诀,但他们给幸福下的定义都不是确定的,可以根据说话人的感觉用俗世的具体概念来表明:健康、爱情、金钱、权力等等。
福传现已成为教会的当务之急,可能我们知识浅薄,讲不出长篇大论,也做不出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么,为何不从日常的小事做起呢?
时间过的可真快,一转眼四旬期就要过去了,基督受难日就要来到了。这使我的心情也随之变的越来越沉重,去年圣周四晚守夜回家后的一个睡梦越来越清晰地在我的脑海中一次次出现。
孟青禄主教主持弥撒中主教在讲道中首先带领大家重温若望福音里记载的在十字架上,耶稣看见母亲,又看见他所爱的门徒站在旁边,就对母亲说:‘女人,看,你的儿子!
耶稣解释说:‘那些聆听天主圣言,把圣言实践出来的人是我的真亲属’。聆听圣言,并将之付诸实践是跟随耶稣的两个条件,这也是基督信徒的生活。仅此而已,非常简单。
政府的新闻发布会都可以不讲诚信,就更别说仅凭良心的宣誓、履誓了。
现在,我们要将记忆拉回到6年前的葬礼弥撒,当时的拉青格枢机,即现任教宗本笃十六世主持了这台弥撒并发表一篇感人肺腑的讲话,向世人推荐卡洛·沃依提瓦的圣德见证。跟随我。
我决定走访他家,解开心中的疑团。一天晚上,我与两位教友来到了那位老人的家,这是盖在村边的三间破旧的土坯房,窗户上映出微弱的灯光。进入屋子,里面的摆设很简单。迎面是一个木架,上面放着几袋粮食。
最近媒体上有篇报道《儿嫌母脏》:一个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因为自己的妈妈下岗后,去当了一名清洁工人,竟苛责母亲。这件事反映了当今社会上的一大通病———嫌贫爱富。
要做一个好牧人就是要每日对耶稣的召叫,重复肯定的回答就是要像亚巴郎那样,敢于冒险就是要像梅瑟那样,穿越沙漠,寻找预许之地就是像玛利亚那样,充满信心地寻求正义而且为此可能会像若翰洗者那样抛头颅、洒热血要做一个真正的牧人就是要具有这样一种特殊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