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寻教会的报刊、网站,只有个别报、网提及有关的内容;采访几位有名教区的主教、教区负责人,竟然不知奉献生活年这档子事,更鲜有什么庆祝活动;有的神长教友理解有偏差,以为奉献生活年只是为男女修会设立而已,岂不知奉献生活年更涵盖了所有在俗奉献团体
教宗谈到过分着重制定计划和功用主义的疾病,他说:将一切准备妥当是有必要的,但绝不可陷入诱惑,锁住及驾驭圣神的自由。这自由永远比人的各种计划更伟大、更慷慨。我们不可驯化圣神。
可能国内一些神长教友也曾在网上或报纸上看到这篇关于雷立柏的报道,但也许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位外国学者正在为中国的基督信仰做着积极的贡献。
我现在还没有痊愈,还不会走路,每天都在练习走,昨天又是圣神降临节,我祈求上主,既然留存我,就让我快快会走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也时时祈求天主圣神降临我身,赐予我力量去接受这一切痛苦。
这也是真福八端第一端神贫者有福的意义所在。也就是说,成为贫穷的就是让基督的贫穷充实我们,不愿意因着非基督的财富而富有。教宗说:当我们帮助穷人时,并不是以基督徒的方式做慈善事业。
教宗说:正因为这样,我们处在与基督的共融中,接纳他的教会这一形体的存在,在这个身体内有圣神的临在。可见,天主召唤我们进入一个团体,成为身体的肢体。
在与上主耶稣的关系中,教会找到它更深刻的身分:教会是天主给人类的恩赐,藉由圣神延续天主圣子的临在和救赎工程。从这观点,我们了解教会本质上是为帮助人类成圣的一个爱的奥秘。」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一月三日至五日在教区圣神修院举行的圣职人员学习营上,多位神长和执事重申教会对建设社会的承担,称基督徒信仰能帮助社会建构核心价值,以回应目前的分化和贫穷等问题。
秘书组李静怡秘书负责与总修院联系,牧灵组陈钰山副组长负责联系神长们并担任接待。为了让司铎们可以彼此交流,也特别安排两位神父同住一间房。
教宗在弥撒讲道结束时,祈愿圣神把和平带给基督徒团体,并教导基督徒态度温良,拒绝在背后议论他人。教宗方济各说,基督徒团体内的温良在今天有待重新发现。温良的美德多少有些被人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