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缅甸这个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中,属于少数人社团的天主教会的神父们必须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进行牧灵活动。
1961年,纳西门托枢机被迫流亡海外,到葡萄牙里斯本的几所堂区从事牧灵工作达10年之久,在那段时期他也修读民法课程。1975年,纳西门托神父50岁时,教宗保禄六世任命他为马兰热教区主教。
同时,各修会团体还应邀总结和回顾各修会在越南福传牧灵的历史,展示在传教领域中所取得的成果。在此基础上,也揭示在各个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社会和政治背景下所遭遇的困难。
他的几位助手,包括教会青年牧职成员罗兰多·穆约特(RolandoMuyot)都幸免于难。
香港严规熙笃会圣母神乐院李达修院牧对天亚社说,修女们选择澳门是由于当地现时没有默观团体,而且她们「有心面向中国,更好地为中国祈祷」。
“普世教会宗教对话方面成功的经验”“堂区牧灵、灵修分享”第四场11月29日星期三下午演讲、讨论“在今日亚洲传播信仰所面临的挑战”“亚洲福传经验”“文字福传、司铎圣召分享”晚上:演讲、讨论第五场11月30
近年来国内的培育趋势不断的走向整合人格的培育与陶成,包括人性,智识,牧灵,和灵修的培育。但还没有足够提起对心理成熟度培育的重要性,导致了“功亏一篑”的扼腕遗憾。
它不但体现出当地教会在过往时期对圣召培育的艰苦历程和所取得的成绩,而且也展示出圣召培育中的一些相关因素,这些因素不仅来自于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和教会自身的意识,同时更主要的来自于教会福传与牧灵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它不但体现出当地教会在过往时期对圣召培育的艰苦历程和所取得的成绩,而且也展示出圣召培育中的一些相关因素,这些因素不仅来自于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和教会自身的意识,同时更主要的来自于教会福传与牧灵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9月9日在印度洋岛国毛里求斯展开一天的牧灵访问,活动包括:在首都路易港为当地信友举行弥撒、前往拉瓦尔朝圣地朝圣、拜会该国总统和总理、会见政治当局、民间社会和外交使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