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是有这三个时刻的人:过去的许诺,现在的默观和勇敢地指出走向未来的道路。
它也是一般人所热切追求的理想,特别是在坎坷的人生路上举步艰难的人们及正在遭受各种痛苦的社会边缘人,他们更需要平安。但残酷的现实剥夺了他们的平安,而其他人大都各扫门前雪,对他们唯恐避之不及。
我们需要一种能在儿童、男人和女人、青年和成人身上增进照料文化的培育,以此取代败坏和丢弃文化。换句话说,就是让照料自己、照料别人、照料环境的文化来取代丢弃自己、丢弃他人及环境的文化。
「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诱惑,以为热心服务的平信徒就只有那些为教会的事业效力,或者忙於堂区或教区事务的人。我们鲜少省思要如何在受洗者的日常公众生活中予以陪伴」。
教宗强调,服务需要付出代价,因为这意味著消耗自己、让自己耗尽。在我们的使命中,不需要那种不是为服务而生活的人。谁过于爱惜自己的生命,就会失去这生命。
教会总是在忏悔和更新的旅途上行走,既圣洁又时常需要得到净化。
凡是在信仰中接受基督的人,就能经由洗礼“穿上”了基督并获得子女的尊严(迦三27)。教宗说:“圣保禄在他的书信中多次提到洗礼,为他来说,接受洗礼等同于有效而真实地参与耶稣的奥迹。
教宗指出,她们表达这爱的意愿胜过一切,尽管知道坟墓是封闭的,需要移开封住它的石头,“她们也没有气馁,摆脱了恐惧和痛苦”。教宗方济各说:“这就是寻找复活者的道路。”
他以婴儿的样子出现,手无寸铁,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不用力量制服我们。他除去我们对他伟大的害怕。他祈求我们的爱,因此他才成为婴儿”。教宗于是又说:“天主就是这样教导我们爱微小的人,爱弱者,尊重儿童。
“天主对我们的爱在这件事上显露了出来:基督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死了”(罗5:8),换句话说,就是当我们还是不值得爱的人的时候。那么,难道我们不让悔改在基督徒世界里扮演任何角色吗?